[发明专利]一种彝药齿叶蓼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抗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002858.8 申请日: 2021-08-30
公开(公告)号: CN113577142A 公开(公告)日: 2021-11-02
发明(设计)人: 薛永波;苏向东;邓文斌;何鑫;曾子谦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704 分类号: A61K36/704;A23L33/105;A61P35/00;A61K125/00
代理公司: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代理人: 高冰
地址: 510275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彝药齿叶蓼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抗癌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天然药物提取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彝药齿叶蓼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抗癌应用,为加强齿叶蓼在抗癌药物及保健品应用方面的研究,提高对齿叶蓼这一民族药用植物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稳定、安全的制备齿叶蓼块根的不同极性提取部位的方法,所提取得到的齿叶蓼块根乙醇提取物、齿叶蓼块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和齿叶蓼块根正丁醇提取物对肺癌细胞、肝癌细胞、乳腺癌细胞、结肠癌细胞和神经母细胞癌细胞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本发明涉及齿叶蓼抗癌有效部位的提取制备工艺流程简易、高效,绿色环保,有利于对何首乌属植物齿叶蓼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提取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彝药齿叶蓼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抗癌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0年世界癌症报告》中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约为1930万,癌症死亡例数为1000万,其中肺癌死亡率最高为18.0%,紧接着是结肠癌(9.4%),肝癌(8.3%),胃癌(7.7%)和乳腺癌(6.9%)。今后数年将是全球癌症的高发年份,各国若不采取紧急措施,到2040年,全球每年将有2840万新发癌症病例出现。因此,癌症的预防与治疗任务十分艰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投入抗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生命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对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生理变化和病理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同时,随着肿瘤细胞内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血管生成以及细胞转移、浸润等各种基本过程的逐步阐明,许多抗肿瘤药物也随之被研发出来。但目前已开发的抗肿瘤药物大多为化学合成类,存在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大和耐药性等问题。因此,从植物中寻找有效的抗癌活性天然药物已成为国内外药学研究者的热点研究课题。从1981年到2019年的近40年间,已上市的抗肿瘤药物中,共有64.4%来自天然产物或其衍生物。如来源于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的紫杉醇(Taxol);珙桐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的喜树碱(Camptothecine)等。很多药用植物在民间有几千年的药用历史,有着雄厚的医学临床用药基础。因此,从药用植物资源中研发新的天然抗癌药物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齿叶蓼[Fallopia denticuta(HuangA.J.Li)]是蓼科(Polygonaceae)何首乌属(Fallopia)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的云南(滇西、滇中和滇西北),以及贵州等地区。齿叶蓼的块根肥大近球形,质地坚硬且呈粉性,是彝族民间常用的传统草药。其药用价值最早记载于1970年版的《云南种草药选》和《曲靖专区中草药手册》,别名酱头、降头、赤胆红等。根据这几本医学典籍记载,齿叶蓼块根味苦,药性涩、凉,归心、脾、胃经,其具有收敛止泻、消炎止痢的功效,主要适用的病症包括消化道疾病,如消化不良、胃痛、痢疾;慢性肝炎;月经不调;崩漏等;外用可治疗外伤出血;疔疮初起。然而,齿叶蓼作为一种有着传统药用经验的民族草药并没有得到重视,其相关的研究也比较滞后。目前,还没有关于将齿叶蓼应用于制备抗癌药物或保健品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彝族药用植物齿叶蓼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流程简易、高效,绿色环保,提取得到的不同极性提取部位对肺癌细胞(A549)、肝癌细胞(SMMC-7721)、乳腺癌细胞(MCF-7)、结肠癌细胞(SW480)和神经母细胞癌细胞(SH-SY5Y)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有利于齿叶蓼这一彝族民间常用草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彝族药用植物齿叶蓼块根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齿叶蓼块根粉粹过筛,用乙醇溶液进行浸泡提取,浸泡提取后过滤收集提取液,然后将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味即得到齿叶蓼块根乙醇提取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28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