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茄倒“人”字形搭架整枝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2012.4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1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凯;吕俊恒;邓明华;杨正安;王梓然;朱海山;许俊强;范伟;蒋舒蕊;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7/06;A01G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郭成文 |
地址: | 65020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番茄 字形 搭架 整枝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番茄倒“人”字形搭架整枝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番茄种植基地土地进行旋耕翻土,整理出墒面;步骤二:在墒面双行定植番茄植株;步骤三:位于同一列的两番茄植株处分别插入竹竿,且两所述竹竿交叉固定形成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形成上宽下窄的倒“人”字形,沿墒面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若干所述主框架;步骤四:设置横杆分别与若干所述主框架的两所述竹竿固定处连接;设置交叉绳连接所述主框架的两所述竹竿顶部,设置临杆绳连接若干主框架同一侧所述竹竿顶部,形成搭架本体;步骤五:将番茄植株与所述搭架本体进行绑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植株调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番茄倒“人”字形搭架整枝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生产中常用“人”字型竹竿架和绳子吊蔓两种整枝搭架方法。“人”字型架呈现下宽上窄的性状,番茄植株到中后期随着茎叶的生长和坐果量的增加,“人”字形架上部有限的空间不利于番茄的通风透光和果实的着色,增加病害发生的几率。“人”字形搭架整枝,番茄一般只能生产出6穗高品质商品果,对于无限生长的番茄,挂果量还不理想。吊蔓整枝能够克服“人”字形架下宽上窄的不足,吊蔓整枝常应用于设施大棚中,为增加番茄后期的产量,种植户会对番茄进行落蔓操作。然而番茄茎秆木质化程度远高于瓜类等藤本蔬菜,且番茄果实较重,不利于番茄落蔓操作。
针对目前生产中常用的“人”字形竹竿架和绳子吊蔓两种整枝方法中番茄中后期生长空间不足和落蔓不易操作等难题,本发明能够提高番茄生长中后期的空间,不需要落蔓,且能增加光照、透风和挂果量,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和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番茄倒“人”字形搭架整枝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番茄倒“人”字形搭架整枝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番茄种植基地土地进行旋耕翻土,整理出墒面;
步骤二:在墒面双行定植番茄植株;
步骤三:位于同一列的两番茄植株处分别插入竹竿,且两所述竹竿交叉固定形成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形成上宽下窄的倒“人”字形,沿墒面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若干所述主框架;
步骤四:设置横杆分别与若干所述主框架的两所述竹竿固定处连接;设置交叉绳连接所述主框架的两所述竹竿顶部,设置临杆绳连接若干主框架同一侧所述竹竿顶部,形成搭架本体;
步骤五:将番茄植株与所述搭架本体进行绑蔓。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番茄种植基地每亩施成品有机肥500千克、旋耕深度30厘米后,整理出墒面。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墒面宽度为85-95厘米,高度为15-25厘米,所述墒面之间沟宽为45-55厘米。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番茄植株高度15-20厘米时,双行定植于所述墒面。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番茄植株行距为45-55厘米,株距为45-55厘米,每株番茄植株距离墒面边缘15-25厘米。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距位于同一列的两番茄植株8-12厘米位置处分别插入一根竹竿,当番茄植株高度到达25-30厘米时,将番茄植株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竹竿进行连接,完成绑蔓;所述主框架的两所述竹竿底端相距40-60厘米,所述主框架的两所述竹竿顶端距离80-100厘米,所述竹竿的长度为2米,距所述竹竿顶端5厘米处固接有绕绳钉。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竹竿插入土内20厘米。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所述交叉绳和临杆绳紧贴所述绕绳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20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