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磷酰化壳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0630.5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7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邱运仁;陈雨欣;陈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8 | 分类号: | C08B3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胡昌国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磷酰化壳 聚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水溶性磷酰化壳聚糖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对壳聚糖(CS)进行碱化处理,得到碱化壳聚糖,再将碱化壳聚糖与亚磷酸二甲酯和甲醛在对甲苯磺酸(TsOH)的催化作用下进行Kabachnik–Fields反应,控制反应温度60~70℃,反应时间4~6h,经冷却后置于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Da的透析袋中透析24~48h,再经减压蒸馏、混合溶剂析出、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淡黄色固体,即为磷酰化壳聚糖(PCS)。本发明通过接枝改性在高分子壳聚糖骨架上引入亚甲基和磷酰基团,使产物磷酰化壳聚糖具备优越的水合能力、稀土络合性能和选择性。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可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改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溶性磷酰化壳聚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壳聚糖是一种能够从贝壳、虾壳等物质中简单提取出来的天然高分子,无毒无害且来源广泛,其分子链中含丰富的氨基和羟基,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因此被应用于环境处理领域中,特别是用于水处理方面。但是,壳聚糖存在对金属的吸附容量不高,溶解性较差等缺陷,这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以壳聚糖主链为骨架,通过官能团功能化改性获得性能优异的改性壳聚糖,可扩大壳聚糖的应用范围。改性壳聚糖在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面已取得了较多成果,但在稀土离子的浓缩分离方面还未见报道。
稀土元素具有原子半径相近,化学性质相似的特点,因此较难分离。络合–超滤是一种用于分离溶液中金属离子的膜分离技术,与稀土的溶剂萃取相比,该方法具有能耗低、操作简便、无需有机溶剂、酸碱消耗量小、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该过程中常用的水溶性高分子络合剂如聚丙烯酸钠(PAAS)、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PMA)等对稀土离子的络合性能和选择性较差,因此需设计合成新型稀土络合剂用于络合–超滤浓缩分离稀土离子。研究发现,α–磷酰胺类稀土萃取剂通过改变P=O基团上电子云密度和N原子上支链的异构化程度,利用空间位阻效应提高对中心离子选择性,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和稀土选择性。据此,设想将α–磷酰胺结构与高分子壳聚糖相结合即可得到性能优异的稀土络合剂。
本发明通过对改性壳聚糖进行分子设计,在壳聚糖的氨基位上接枝亚甲基和亲水的磷酰基团,制备出与α–磷酰胺类稀土萃取剂结构类似的高亲水性的磷酰化壳聚糖,通过P=O基团和亚氨基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壳聚糖的络合能力和稀土选择性。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可控,所用原料无毒无害,成本低廉,适合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在稀土分离领域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磷酰化壳聚糖,其化学结构式为:
结构中n=1200~3000。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溶性高分子磷酰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壳聚糖碱化处理
将质量分数为30%的NaOH溶液缓慢加入到含壳聚糖的反应器中,其中壳聚糖与NaOH溶液的质量比为1:3~5,搅拌均匀后,冷冻5~8天,解冻后,经过滤去除碱液,即得到碱化壳聚糖;
(2)磷酰化壳聚糖的制备
将碱化壳聚糖加入到质量分数1%的乙酸溶液中,搅拌溶解,得到壳聚糖的乙酸溶液,其中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0.5%~1%;再在搅拌下加入亚磷酸二甲酯,然后升温至60~70℃,向体系内加入质量分数37%~40%的甲醛溶液,其中碱化壳聚糖、亚磷酸二甲酯与甲醛溶液的质量比为1:2~6:5~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其中对甲苯磺酸与碱化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1~0.3:1,回流反应4~6h;反应结束后,将溶液冷却至常温,然后将反应液置于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Da的透析袋中常温透析24~48h,经减压蒸馏后,得到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无水乙醇与丙酮的混合液,其中浓缩液与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20~40,混合液中无水乙醇与丙酮的质量比为0.5~1:1,析出沉淀,静置过滤后,用无水乙醇、丙酮多次洗涤,50℃下真空干燥得到高分子磷酰化壳聚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06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