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防撞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8104.6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0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卞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卞强 |
主分类号: | B60R19/34 | 分类号: | B60R19/34;B60R19/2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管秋香 |
地址: | 2362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防撞梁 | ||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防撞梁,包括主梁、吸能部件和车架连接件;本发明中通过将吸能部件的侧壁设置成波纹状结构,进而车辆撞击吸能部件受到正面冲击时,平行于吸能部件轴向的冲击力,并不能与吸能部件的侧壁保持平行,吸能部件的侧壁不与轴线平行的面上受到的力与该面呈一定的夹角,进而使得吸能部件的侧壁上受到的力在垂直与侧壁的方向有分力,进而使得局部的侧壁受到径向的力,使吸能部件能够较容易且均匀的变形,且在整个过程中吸能部件始终通过变形吸收冲击的能量直至达到最大变形量,进而保证了吸能部件能够稳定可靠的吸收冲击的能量,进而减少了驾车人员受到的冲击,进而保证了驾乘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防撞梁。
背景技术
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由主梁、吸能盒,连接汽车的安装板组成,主梁、吸能盒都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防撞梁结构是应该能保证低速吸能盒通过溃缩有效吸收低速撞击时的能量,防撞梁通过螺栓连接到车身,方便拆卸和更换。现在很多车型的防撞梁上都加装有一层泡沫缓冲区,它的主要作用还是在4km/h以下的碰撞时,对外部塑料保险杠起到一个支撑,缓解碰撞力的作用,减小碰撞对塑料保险杠的损伤,降低维修成本。
防撞梁作为汽车中重要的安全部件,主要作用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够通过防撞梁中吸能盒变形,进而吸收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量,进而保证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全,现有的防撞梁的吸能盒多数采用筒状结构,其侧壁为竖直结构,因此当汽车受到正面冲击时,正面冲击力作用在防撞梁上时,则冲击力沿着与吸能盒轴向作用于吸能盒上,由于吸能盒的侧壁为竖直状的,则使得吸能盒难以被压缩变形(例如图8中的②所示,当正面冲击力作用在吸能盒上时,随着作用在吸能盒上的力的增加,由于传统吸能盒的侧壁为竖直结构,且正面作用力与吸能盒侧壁平行,进而只有当作用在吸能盒上的力超过吸能盒所能承受的极限强度时,此时吸能盒才会产生弯曲变形,因此传统的吸能盒在受到正面冲击时的变形过程为突变的过程,当冲击力没有超过吸能盒的所能承受的极限强度时,则吸能盒保持原有形态),进而无法通过变形吸收车辆撞击时产生的冲击能量,进而使得冲击能量传递到车身,进而传递到车内驾乘人员身上,进而造成驾乘人员的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防撞梁。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传统防撞梁在受到正面冲击时,吸能盒不容易变形进而无法吸收冲击能量,进而使得冲击能量传递到车身造成的驾乘人员损伤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防撞梁,包括主梁、吸能部件和车架连接件;所述主梁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吸能部件;所述吸能部件一端与所述主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吸能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车架连接件;所述吸能部件与所述车架连接件连接;所述吸能部件侧壁为波纹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卞强,未经卞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8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