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复合探测的干扰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5737.1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8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查冰婷;周郁;郑震;张合;黄金波;李红霞;顾钒;王成君;徐光博;袁海璐;徐陈又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7/06 | 分类号: | G01S17/06;G01S13/08;G01S7/48;G01S7/41;G01S7/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沉雁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复合 探测 干扰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探测的干扰识别方法,首先激光探测系统和无线电探测系统分别采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扰识别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复合探测的干扰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近炸引信依靠对目标的近程探测,在距离目标一定距离起爆以实现最佳引战配合方式,提高对目标的毁伤效果。目前,激光探测和无线电探测是近炸引信最常采用的探测方式。
激光探测系统利用激光束来探测目标,在工作过程中受电磁干扰小,具有控制精度高、定距误差小等特点,但是易受到云、雾等自然环境的干扰。
无线电探测系统利用多普勒效应或调频连续波探测目标,可以对目标进行测距、测速,具有距离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等优点,但易受战场电磁环境、箔条、地海杂波等的干扰,尤其是随着现在人工干扰机的快速发展无线电引信面临的战场环境愈发恶劣。
尽管激光探测和无线电探测从频段、体制、工作模式、信号处理等方面采取了抗干扰措施,但在复杂的战场干扰环境和自然干扰环境下,单一的探测模式已经难以获得足够的探测可靠性。复合探测因其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激光/无线电复合探测相对于单一的激光探测或无线电探测,充分利用激光探测较强的抗无线电干扰能力,以及无线电探测较强的抗光学干扰能力和自然环境干扰能力,使复合探测的抗干扰能力大大提升。为了充分利用激光/无线电复合探测的抗干扰性能,如何在战场环境下各体制的探测信息进行干扰识别,是一个需要受到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段亚博提出了一种调频连续波体制激光与无线电复合探测系统的干扰识别策略,他在某一时刻取激光定距距离hlaser和无线电定距距离hradio两者差值|hlaser-hradio|,同时联合激光差频信号信噪比SNRlaser和无线电差频信噪比SNRradio来进行判定。σ为设定的距离差阈值,SNRtd1为激光差频信号进行有效定距的信噪比阈值,SNRtd2无线电差频信号进行有效定距的信噪比阈值。当|hlaser-hradio|σ且SNRlaserSNRtd1,则输出激光探测结果;当|hlaser-hradio|σ且SNRlaserSNRtd1、SNRradioSNRtd2时,则输出无线电探测结果;当|hlaser-hradio|σ时,输出激光探测结果;当|hlaser-hradio|σ且SNRlaserSNRtd1、SNRradioSNRtd2时,两个探测系统均受到干扰。这种融合方法的不足之处是该方法适用于单个探测系统受到干扰时,若两个探测系统均受到干扰时,两者的定距结果有一定的随机性,即两者的定距差值也具有随机性,则在判断时会受到影响。
弹药在弹道末端飞行时一般呈匀速状态,近炸引信使用的复合探测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匀速飞行这一特性来实时检测各探测系统是否受到干扰。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57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