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蓄冷制冷系统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4083.0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6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威廉·杰拉尔德·林恩;王路飞;王敏峰;姜杰;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符立物联网(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10 | 分类号: | F25B1/10;F25B41/24;F25B41/31;F25B4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制冷系统 及其 应用 | ||
1.智能蓄冷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制冷系统(1)及第二制冷系统(2),所述第一制冷系统(1)和第二制冷系统(2)之间通过中间换热器(3)实现热交换,所述第二制冷系统(2)包括有蓄冷装置(21)、第一泵体(22)及蒸发器(23),所述蒸发器(23)、蓄冷装置(21)及第一泵体(22)通过载冷管道(01)连通,同时,载冷管道(01)连通至所述中间换热器(3)形成回路,所述蒸发器(23)与所述蓄冷装置(21)之间连接有电动三通阀(24),所述电动三通阀(24)的第三支路连通至所述蒸发器(23)与所述中间换热器(3)之间;
于所述中间换热器(3)对应所述第一制冷系统(1)的出口处,或于所述中间换热器(3)与所述蓄冷装置(21)的连接管路上,或于蓄冷装置(21)的进口端,安装有第一液温传感器(4);
所述第二制冷系统(2)的制冷空间内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20);
于所述蓄冷装置(21)出口处,或于所述蓄冷装置(21)与所述蒸发器(23)之间的连接管路上,或于所述第一泵体(22)的进口端,安装有第二液温传感器(212);
所述蓄冷装置(21)内部安装有液位检测单元(211);
所述第一液温传感器(4)、所述第二液温传感器(212)、所述液位检测单元(211)及所述温湿度传感器(20)均连接至一控制器,所述第一制冷系统(1)及第二制冷系统(2)的控制回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蓄冷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中间换热器(3)对应所述第一制冷系统(1)的出口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5),所述压力传感器(5)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蓄冷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系统(1)包括压缩机组(11)、冷凝器(12)及膨胀阀(13),所述压缩机组(11)、冷凝器(12)及膨胀阀(13)通过载冷管道(01)连通,同时,载冷管道(01)连通至所述中间换热器(3)形成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蓄冷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系统(1)的载冷管道(01)上还安装有电磁阀(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蓄冷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换热器(3)为板式换热器或降膜式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蓄冷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系统(1)的回路中还安装有第一换热器(15),所述第一换热器(15)同时与所述第二制冷系统(2)中的蒸发器(23)通过载冷管道(01)连通,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15)与所述蒸发器(23)的载冷管道(01)上安装有第二泵体(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蓄冷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14)与所述膨胀阀(13)相邻设置,所述电磁阀(14)和所述膨胀阀(13)并联有单向阀(17),所述单向阀(17)控制流体流向与所述电磁阀(14)控制流体流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蓄冷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换热器(3)为板式换热器。
9.智能蓄冷制冷系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电费谷时段加载使所述第一制冷系统(1)达到正常功耗需求的100%~200%,在电费平峰时段降载使所述第一制冷系统(1)达到正常功耗需求的0%~1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蓄冷制冷系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制冷系统(2)中蓄冷装置(21)液位达到90%~100%时对所述第一制冷系统(1)进行降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符立物联网(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符立物联网(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40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