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氧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阻氧膜的沥青防水卷材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6952.5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0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卓;胡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科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36;B32B27/08;B32B27/06;B32B7/12;B32B37/00;B32B37/12;B32B38/00;C08L23/06;C08K3/26;C08J5/18;C09D129/04;C09D7/61;C09D7/63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伟斌 |
地址: | 253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氧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包含 沥青 防水 卷材 | ||
1.一种阻氧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第一PE膜层、第一PVA层、粘合剂层、第二PVA层、第二PE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膜层为45°取向PE膜层,所述第二PE膜层为-45°取向PE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阻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膜层、第一PVA层、粘合剂层、第二PVA层、第二PE膜层的厚度分别为30~70μm、1~5μm、1~10μm、1~5μm、30~70μm。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阻氧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制备PE管状薄膜;
S2:45°取向的片状薄膜的制备:将步骤S1得到的PE管状薄膜充气、进行斜向45°螺旋切割、收卷,得到分子链取向与纵向成斜向45°夹角的片状薄膜;
S3:PVA涂布液的制备;
S4:将步骤S3制得的PVA涂布液涂刷在S2制得的45°取向的片状薄膜的一侧;
S5:取S4涂布有PVA的45°取向的片状薄膜两张,PVA涂布层在内,取向方向彼此交叉,通过无溶剂复合或淋膜进行交叉复合,得到阻氧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氧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PE管状薄膜包括如下组分:
高密度聚乙烯100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氧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PE管状薄膜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将高密度聚乙烯、抗氧剂、光稳定剂、色母粒、碳酸钙放入搅拌器中,充分搅拌得到均匀的混合物;将混合物放入挤出机进料斗,通过挤出机内熔融、圆形口模挤出、吹胀、冷却成型后,得到管状薄膜;管状薄膜经过取向拉伸,吹胀倍率为2~5倍,拉伸后进行退火、放气、收卷;得到分子链取向与薄膜收卷方向平行的PE管状薄膜,薄膜上下表面均需进行电晕处理,保证电晕值不小于38达因。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氧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液包括如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制:
聚乙烯醇水溶液 60~80份;
异丙醇 5~35份;
硅烷偶联剂 0.1~2份;
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氧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液还包括5~35重量份的正硅酸乙酯和0.1~2重量份的二元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阻氧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涂布液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称取聚乙烯醇放入水中,搅拌均匀得到聚乙烯醇水溶液,加入异丙醇和正硅酸乙酯,搅拌均匀后,静置24~48小时,再加入二元酸、硅烷偶联剂,搅拌均匀,静置10~20min,得到涂布液。
10.一种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阻氧膜,或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阻氧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科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德州科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69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