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控通信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5467.6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1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程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龙华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铭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2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控 通信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监控通信方法基于监控通信系统,所述监控通信系统包括后台控制终端、现场监控端、静态通信端及动态通信端;所述监控通信方法包括:所述后台控制终端和现场监控端之间通过光缆连接进行通信,所述后台控制终端根据现场监控端发送的现场监控数据判断现场状态;当所述后台控制终端判断出异常状态时,所述后台控制终端通过静态通信端向现场进行初次通信;在进行初次通信时,所述后台控制终端通过现场监控端判断通信接收状态;当所述后台控制终端判断出未接收状态时,所述后台控制终端通过动态通信端向现场进行二次通信。本发明采用动态通信方式将需要通信的内容进行通报,解决现有中远距离通信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监控通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进入信息时代后,监控通信方式在各个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监控发生异常情况后,通信方式已从开始的报警器方式到现在语音播放方式,然监控手段置于高处,致使语音播放方式在通信过程中,因通信距离等原因,语音播放方式可能存在通信不清楚的缺陷,导致通信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监控通信方法,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监控通信方法基于监控通信系统,所述监控通信系统包括后台控制终端、现场监控端、静态通信端及动态通信端;
所述监控通信方法包括:
所述后台控制终端和现场监控端之间通过光缆连接进行通信,所述后台控制终端根据现场监控端发送现场监控数据判断现场状态,现场状态划分为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
当所述后台控制终端判断出异常状态时,所述后台控制终端通过静态通信端向现场进行初次通信;
在进行初次通信时,所述后台控制终端通过现场监控端判断通信接收状态,所述通信接收状态分为接收状态和未接收状态;
当所述后台控制终端判断出未接收状态时,所述后台控制终端通过动态通信端向现场进行二次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静态通信端的初次通信方式采用固定式广播通信方式、屏幕文字显示方式、及灯光报警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动态通信端的二次通信采用无人机通信方式,其包括:
当所述后台控制终端判断出异常状态时,关闭静态通信端,启动无人机,根据异常状态,通过现场监控端传送的数据计算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动态通信端根据飞行轨迹控制无人机飞行,并在异常状态的位置处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机飞行的具体步骤为:
预先设定无人机的飞行通信区域,按照三维坐标系的方式将飞行通信区域形成笛卡尔坐标系,以无人机不进行通信时的停放位置为三维坐标系的原点;
当采用动态通信端进行通信时,计算异常状态在笛卡尔坐标系上的坐标点,以此坐标点为目标点,根据坐标原点和目标点,通过A*算法获取初步路径,根据无人机的动力学约束,在直线生成算法和曲线平滑算法的基础上,获取优化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机按照优化路径进行飞行的步骤为:
S1、将优化路径在笛卡尔坐标系上通过坐标点进行显示,在无人机沿优化路径飞行过程中,无人机通过感应模块对飞行环境进行扫描;
S2、根据扫描的飞行环境信息判断无人机飞行至下一坐标点的路径上是否存在障碍物,且根据干扰条件判断障碍物是否影响无人机的飞行;
S3、若影响飞行,根据无人机当前的坐标点和目标点,通过A*算法重新规划绕行路径;若不影响,则按优化路径继续飞行;
S4、无人机按照绕行路径或优化路径飞行,并重复步骤S1-S3,直至无人机飞行至目标点。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干扰条件为无人机与障碍物之间的安全距离或无人机与障碍物之间的安全时间,所述安全距离或安全时间根据无人机与障碍物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进行判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龙华,未经程龙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54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