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筒体总装合模焊接柔性工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1549.3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4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任玉峰;程双全;成子文;吴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7;B23K101/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叶洋军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搅拌 体总 装合模 焊接 柔性 工艺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筒体总装合模焊接柔性工艺设备,包括工装平台、前锥总成装夹组件、后锥总成装夹组件。所述前锥总成装夹组件包括第一抱箍旋转驱动工装、抱箍平移机构、球冠升降工装、以及球冠支架滑移机构。所述后锥总成装夹组件包括第二抱箍旋转驱动工装、抱箍滚轮托架工装、以及抱箍滚轮托架滑移机构。其中后锥总成在装夹后位置固定不动,所述前锥总成在装夹后沿筒体中心轴线方向向所述后锥总成整体靠近,形成待焊接的合模接缝,并且二者在周向位置对准后能够同步旋转,以实现合模焊接的工艺要求。本发明可以实现多种筒体产品之间柔性切换,提高工装使用率和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搅拌车筒体焊接工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筒体总装合模焊接柔性工艺设备。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车筒体(简称搅拌筒)通过支承装置斜卧在机架上,可以绕其轴线转动,搅拌筒的后上方只有一个筒口分别通过进出料装置进行装料或卸料。
搅拌筒从筒口到筒底沿内壁对称焊接着两条连续的带状螺旋叶片,当搅拌筒转动时,两条叶片既被带动作围绕搅拌筒轴线的螺旋运动,这是搅拌筒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或卸料的根本装置。在搅拌筒的筒口中心部分焊接有导料管(也称导料筒),混凝土由此装入搅拌筒,导料管与筒壁形成的环形出料口。
混凝土搅拌车筒体焊接技术现已逐渐成熟,已基本实现自动一体化,但是对搅拌车筒体多种筒型多尺寸的组队总装技术无法实现自动化组队。
现有搅拌车筒体产品种类多,典型地可分为A、B、C、D四种型号,各型号的尺寸重量变化大:筒体长度5220-7650mm,筒体直径2270-2515mm,筒体质量2000-4500kg。目前组队总装工装不能适应多种筒体的切换品种。
现在现场需要根据每个产品的形状,尺寸大小做组队总装工装。每一个产品一个组队工装,比较单一,无法适应多种产品尺寸变化组队,整个组队合模焊接过程无法用柔性工装去实现全部机械化合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筒体总装合模焊接柔性工艺设备,以实现多型筒体合模焊接共用同一工艺设备。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筒体总装合模焊接柔性工艺设备,包括工装平台、前锥总成装夹组件、后锥总成装夹组件,所述前锥总成装夹组件包括第一抱箍旋转驱动工装、抱箍平移机构、球冠升降工装、以及球冠支架滑移机构,所述第一抱箍旋转驱动工装用于在前锥总成的靠近合模接缝位置对其合抱箍圆并且能够驱动其旋转,所述后锥总成装夹组件包括第二抱箍旋转驱动工装、抱箍滚轮托架工装、以及抱箍滚轮托架滑移机构,其中,所述第二抱箍旋转驱动工装为基准工装,用于在后锥总成的靠近合模接缝位置对其抱紧箍圆并且能够驱动其旋转,所述后锥总成在装夹后位置固定不动,所述前锥总成在装夹后沿筒体中心轴线方向向所述后锥总成整体靠近,形成待焊接的合模接缝,并且二者在周向位置对准后能够同步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可以实现多种筒体产品之间柔性切换,提高工装使用率和利用率。
2、本发明通过激光测距可检测筒体圆度和水平度,通过数据自动测量与检验数据的自动上传,保证了筒体的组队合模质量。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混凝土搅拌车筒体总装合模焊接柔性工艺设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混凝土搅拌车筒体总装合模焊接柔性工艺设备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15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