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混杂控制对象影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7024.2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8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延永;刘攀;丁红亮;马景峰;李清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F30/20;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姜慧勤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混杂 控制 对象 影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混杂控制对象影响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选取实施安全措施的实验对象与未实施安全措施的控制对象,分别调查实验对象与控制对象的道路事故数量与安全影响因素,其次基于安全影响因素与匹配方法确定最终控制对象,最后分别基于初始控制对象与最终控制对象建立安全分析模型检验本次发明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本发明通过得分计算模型找到与实验对象具有可比性的控制对象,来构建安全事故分析模型,从而大大减少了人为的主观意识影响,获得较为准确可靠的安全评估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混杂控制对象影响的方法,属于交通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与此同时,道路安全事故发生率也持续升高,因此如何减少道路事故发生成为了交通领域近几年的研究关注点。为了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许多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开始在各个城市实施,如道路限速标志、道路定点测速仪等。道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人-车-路-环境”四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中又包含许多影响因素。一般而言,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有必要研究道路安全措施实施后各因素对道路安全的影响。
目前在科研领域与专利应用领域,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基于传统统计计量模型对安全措施实施前后的事故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控制对象(未实施道路安全管理措施)与实验对象(实施道路安全管理措施)都是进行随机选取。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大量的混杂控制对象的参与(即与实验对象在相同外界环境下道路安全性差异较大)会极大程度地降低评估模型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分析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除混杂控制对象影响的方法,能够大幅度减少人为主观意识影响,获得准确可靠的交通安全评价结果。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除混杂控制对象影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实验对象样本与初始控制对象样本,所述实验对象为实施道路安全措施的路段,初始控制对象为未实施道路安全措施的路段;
步骤2,获取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步骤3,基于交通安全影响因素,采用Logit标准模型,通过计算综合得分确定在无外界干扰条件下与每一个实验对象具有相似变化趋势的控制对象,作为每一个实验对象的最终控制对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消除混杂控制对象影响的方法还包括步骤4,基于交通安全影响因素,构建初始控制对象和最终控制对象各自对应的安全分析模型,根据模型的拟合指标,验证最终控制对象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步骤1所述实验对象样本与初始控制对象样本的数量比例为1:1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具体为:
通过实地调查和交通管制部门调研,获得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包括:路段长度L、年交通事故总数量N、路段日交通平均交通量Q、路段平均车速V、路段的交通节点数S、道路等级A、道路路幅宽度W以及道路车道数K。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具体为:
对于第i个实验对象,采用Logit标准模型计算第i个实验对象的综合得分pi,同时,采用Logit标准模型计算每一个初始控制对象的综合得分,将综合得分最接近pi的初始控制对象作为第i个实验对象的最终控制对象;
其中,实验对象的综合得分或初始控制对象的综合得分,计算如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70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