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发酵罐的内部发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6875.5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3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简政宽;钟秀斌;邓申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添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C12M1/38;C12M1/3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李孟璇 |
地址: | 3639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发酵 内部 发热 系统 | ||
1.一种微生物发酵罐的内部发热系统,包括罐体(10),以及设于罐体(10)侧壁的保温夹层(1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外壁设有循环加热装置(20),所述循环加热装置(20)包括两端均贯通连接罐体(10)侧壁的循环管(21),以及由下至上依序设于循环管(21)上的底物信息采集部件(22)、循环泵(23)以及热交换部件(24),所述循环泵(23)用于将罐体(10)内底物由罐体(10)底部沿循环管(21)抽吸至罐体(10)顶部;
所述罐体(10)内滑动连接分隔板(30),所述罐体(10)底部设有用于驱动分隔板(30)升降的驱动部件(31),所述分隔板(30)上设有用于密封或连通分隔板(30)的启闭部件(32);
所述罐体(10)内腔底部设有进气圆盘(40),以及通过多个管道向进气圆盘(40)内通入热源气体的供气部件(41),所述罐体(10)顶部设有排气调温部件(42),所述保温夹层(11)内设有散热部件(43),所述散热部件(43)顶部与排气调温部件(42)连接、底部与集热部件(44)连接,所述集热部件(44)用于对散热部件(43)排出气体进行热能收集,所述罐体(10)底部设有辅热部件(45),所述辅热部件(45)一端连接连接集热部件(44)、另一端套设于供气部件(41)进气端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罐的内部发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物信息采集部件(22)包括设于循环管(21)侧壁的流量传感器(221)以及第一温度传感器(222),当进行加热时,PLC控制器接收流量传感器(221)以及第一温度传感器(222)测量的底物流量信息以及底物温度信息,并在计算后触发热交换部件(24)升至对应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罐的内部发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部件(24)包括穿设循环管(21)且固定在罐体(10)外壁的热交换箱(241),设于所述热交换箱(241)内且套设循环管(21)外壁的多个加热环(2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罐的内部发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31)包括设于罐体(10)底部的驱动电机(311),设于所述驱动电机(311)执行端且丝母连接分隔板(30)的驱动杆(312),所述驱动杆(312)外壁底部设有多个搅动棒(3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罐的内部发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部件(32)包括穿设驱动杆(312)且转动连接分隔板(30)上表面的启闭板(321),设于所述分隔板(30)底部的驱动缸(322),设于所述驱动缸(322)执行端的环形架(323),以及设于所述启闭板(321)底部且滑动连接环形架(323)内壁的连杆(3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罐的内部发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部件(41)包括设于罐体(10)底部的分子筛吸附器(411),以及设于所述分子筛吸附器(411)排气端且连接罐体(10)底部的空气加热器(412),所述空气加热器(412)排气端管道连接进气圆盘(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罐的内部发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调温部件(42)包括贯通连接罐体(10)顶部的排气调温箱(421),设于所述排气调温箱(421)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422),以及设于所述排气调温箱(421)内的多个加热管(4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罐的内部发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件(43)包括设于保温夹层(11)内的螺旋散热管(431),所述螺旋散热管(431)顶部通过多个保温管(432)连接排气调温箱(4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添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添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687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通道电容耦合式等离子体射流装置及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空压机缓震降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