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觉感知装置及机器人地形感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4557.5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3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耀;陈虹锦;朱西;楼云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20/00;G06T3/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董觉非;张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觉 感知 装置 机器人 地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觉感知装置及机器人地形感知方法,机器人地形感知方法采用触觉感知装置进行感知,机器人地形感知方法包括步骤1:触觉感知组件采集机器人与地面接触时多个不同位置的压力数据并生成时间序列数据;步骤2:时序数据预处理模块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3:波峰窗口分割模块分割出波峰窗口的数据点;步骤4:特征提取模块输出触觉压力特征;步骤5: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模块识别地形的软硬属性类别。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面向机器人室外自然环境,能够利用低成本的触觉传感器完成机器人在触觉模态上的地形感知任务,有利于降低机器人步态切换、安全导航等任务的传感器成本,提高地形感知的实时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地形感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觉感知装置及机器人地形感知方法。
背景技术
旋转腿式机器人在近年来展现出在地形穿越任务上比腿式机器人和轮式机器人更优异的性能,特别是在非结构化的地形上。但是由于旋转腿的节律运动模式,机器人本体通常会发生剧烈的振动产生巨大的噪音,这使得基于振动和音频的地形感知方法不可行,对于旋转腿式机器人,目前还没有设计出可靠、低成本的地形感知方法,因此,如何结合旋转腿式机器人的运动特点进行地形感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地形感知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中国发明专利《基于移动机器人与地面交互声音的地形识别方法及装置》(公开号:CN112288870A),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机器人与地面交互声音的地形识别方法,采集移动机器人与各地形交互的音频数据,预处理后通过构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地形分类网络模块来识别地形,排除了光照变化对系统探测的影响。
二、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层感知机的振动信息地形分类识别方法》(公开号:CN111027627A),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层感知机的振动信息地形分类识别方法,采集振动传感器在不同地形环境下的原始振动数据,转换到频率后使用多层感知机作为模型进行训练,最后能够进行在线地形类型分类识别,整体的分类精度维持在84%左右。
三、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虚拟传感器的足式机器人地形感知方法》(公开号:CN111260057A),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传感器的足式机器人地形感知方法,将足式机器人的腿关节的角度、腿关节的角速度、电机电流作为虚拟传感器的数据样本,对触地检测神经网络模型和土壤分类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作为足式机器人的地形感知系统,使用线性核函数的SVM模型达到92%的分类准确率。
上述的现有技术均是基于腿式机器人设计的地形感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旋转腿式机器人依靠周期性的旋转来前进,机器人本体会发生剧烈的振动产生巨大的噪音,不仅使基于振动和和音频的地形感知方法不再适用于旋转腿式;而且上述方法均没有达到95%以上较高的识别精度,在实际应用中仍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错误情形;上述方法均还没有考虑方法的实时性、成本的指标,在实际的地形感知中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的触觉感知装置,包括用于生成及采集数据的触觉感知组件、用于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时序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分割数据的波峰窗口分割模块、用于提取特征的特征提取模块以及用于识别地形软硬属性类别的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触觉感知组件包括底部支撑板、内侧支撑架、外侧支撑架、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及多个触觉传感器,所述内侧支撑架与所述外侧支撑架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侧支撑架与所述外侧支撑架的底端连接,多个所述触觉传感器间隔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板的底面,所述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内侧支撑架或所述外侧支撑架上,且所述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与多个所述触觉传感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45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