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室内成像定位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2401.3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4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冯立辉;杨景宏;杨爱英;陈威;卢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80 | 分类号: | G06T7/80;G06V10/44;G06K7/14;G03B1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元弘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2 | 代理人: | 宋磊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空间 调制 室内 成像 定位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室内成像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托的室内成像定位系统,包括特征码、LED灯、定位终端和定位模块;特征码附着在LED灯上,包含K个特征和二维码,且该特征码通过对LED的位置信息进行调制得到;LED灯为特征码中的人工特征提供稳定的背景,使得特征不易受到光照条件改变的影响;二维码包括LED灯的ID编号、X坐标、Y坐标以及Z坐标信息,其中XYZ为GPS或自定义参考系的三维信息;特征码与LED灯相连,定位终端和定位模块相连;定位终端中的后置相机获取LED灯信息;所述室内成像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设定LED灯与后置相机的工作距离;
步骤2、确定后置相机的最佳曝光时间和IOS值;
步骤3、确定特征码的最佳透明度;
步骤4,标定后置相机,确定后置相机的内参矩阵及畸变系数;
步骤5、系统初始化,具体包括初始化参数和加载参数;
其中,加载参数,包括加载标准模板以及读取步骤4中确定的内参矩阵以及畸变系数;初始化参数,包括:初始化特征码中的特征直径、二维码长宽、ORB检测的提取参数、均匀池化阈值以及二值化阈值;
其中,标准模板即特征码;
步骤6、后置相机获取图像信息;
步骤7、对步骤6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解算出后置相机的2D坐标信息,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7.a)对步骤5加载的标准模板及步骤6获取的图像分别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标准模板及图像;
步骤7.a)中,预处理包括去噪、锐化;
步骤7.b)使用ORB角点检测器对步骤7.a)预处理后的标准模板及图像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标准模板特征及图像特征;
步骤7.c)对步骤7.b)所提取的标准模板特征及图像特征进行匹配,通过匹配关系获得K个特征的图像二维坐标;
步骤7.d)对步骤7.a)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矫正并截取二维码;
步骤7.e)对步骤7.d)截取的二维码进行二值化,得到二值化图像;
步骤7.f)对步骤7.e)得到的二值化图像进行均匀池化,获得LED灯的三维坐标信息,具体为:基于二维码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对二值化图像进行均匀池化得到二进制序列信息,再将二进制序列信息进行进制转换,获得LED灯的三维坐标信息;
步骤7.g)利用步骤7.f)获得的三维坐标信息,通过LED灯中心和特征之间的几何关系,获得标准模板K个特征对应的三维坐标信息;
步骤7.h)基于非线性优化进行迭代,具体为:利用K个特征的二维坐标信息与之对应的三维坐标信息、相机内参矩阵以及畸变系数进行求解,得到后置相机的位姿;
步骤7.i)对步骤7.h)求解得到的位姿进行逆变换,得到后置相机的坐标信息,即为定位终端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室内成像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托的室内成像定位系统中特征码的每个特征均为梯度渐变的扇形,且特征间的差异体现为角度不同;每个特征用于表征对应特征的真实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室内成像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托的室内成像定位系统中特征码的解码方式采用均匀池化方式,通过池化窗口内总像素均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获得解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室内成像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托的室内成像定位系统中二维码的每一行使用T个黑白条纹进行编码,黑色像素块表示逻辑“0”,白色像素块表示逻辑“1”;T比特可为系统提供的ID数量为2T,若S行均为ID编号,则ID可编码的比特为S*T比特,可提供的ID数量为2S*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室内成像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托的室内成像定位系统中定位终端包括后置相机;该后置相机获取LED灯的图像信息,定位模块依托于标准模板,该标准模板用于特征标序和确定方向,该定位模块对定位终端获取的图像进行信息解算,获取定位终端的当前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室内成像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工作距离的取值范围为1到3米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24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