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负荷特性变化的配电网开断点优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72031.3 | 申请日: | 2021-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4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业;何云良;倪秋龙;胡真瑜;贾昕宁;吕磊炎;吴涛;陈华峰;叶宏;徐泽晖;金坚锋;徐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H02J3/3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 地址: | 32101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负荷 特性 变化 配电网 断点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负荷特性变化的配电网开断点优化方法,所述优化方法具体为首先确定配电网开断点优化区域,提取优化区域内配电网一次设备数据并建立配电网一次设备模型,再采集优化区域内负荷量测数据并建立负荷量测模型,根据负荷量测模型和配电网一次设备模型获取优化区域内负荷特性数据,根据负荷特性数据构建网络重构算法模型,通过网络重构算法模型获取损耗效益最高的开关组合和调整时刻,将其作为开断点优化方案。本发明在制定开断点优化方案时,不仅对开断点进行优化调整,对于每次调整的调整时刻也进行限定,保证配电网优化区域内实施开断点优化方案后能够达到最大线损效益,既解决配电网负荷问题,又降低了配电网运行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调度运行分析计算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负荷特性变化的配电网开断点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用电量的持续增长,加上智能电网等新技术的应用,电力负荷总量越来越大,且伴随着如风电并网、储能电站接入此类大规模间歇式能源的引入使得负荷构成及其负荷特性都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为了满足配电网的正常运行,需要根据负荷需求对线路开断点进行调整优化,而现在对于配电网线路开断点的调整只能依靠人工经验进行,而人工调整方式无法做到充分跟踪负荷特性数据的变化并依照负荷特性数据变化确定调合理的开断点优化方案,人工确定的开断点调整方案调整难以保证能够解决配电网线路运行的负荷问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还是难以得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于负荷特性变化的配电网开断点优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负荷特性变化的配电网开断点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配电网开断点优化区域,提取优化区域内配电网一次设备数据,并根据配电网一次设备数据建立配电网一次设备模型;
步骤二,采集优化区域内负荷量测数据,并根据采集到的负荷量测数据建立负荷量测模型,然后根据负荷量测模型以及配电网一次设备模型获取优化区域内配电网的负荷特性数据;
步骤三,根据优化区域内配电网的负荷特性数据构建网络重构算法模型;
步骤四,通过网络重构算法模型获取线路损耗效益最高的开断点调整内容,并将获取的开断点调整内容作为配电网开断点优化区域对应的开断点优化方案。
进一步的,步骤四中通过网络重构算法模型获取线损效益最高的开断点调整内容的具体步骤为:
4.1,分析线路拓扑,获取通过联络开关直接连接组成的联通环内线路条数k,并获取联通环内k条线路的联络开关个数m,根据联通环内线路条数k以及联络开关个数m获取开关数组Sw[m];
4.2,以天为周期,设定一天内的所有测点时刻,计算现有联络开关构成的联通环在调整前的一天积分线路损耗Loss0;
4.3,确定调整次数N,选取新的一天内N个测点时刻进行排列组合,将N个测点时刻的组合结果作为调整时刻;
4.4,提取调整时刻内每个测点时刻对应的断面数据,从Sw[m]中取个开关进行组合,再根据开关组合调整开关位置,并根据所有测点时刻对应的断面数据以及开关调整位置计算开断点调整后联通环的一天积分线路损耗Loss1;
4.5,计算该调整时刻对应的联通环线损效益Lossp,重新选择N个测点时刻进行排列组合,并将其组合结果作为调整时刻,返回步骤4.4,直至获取所有调整时刻对应的线损效益Lossp;
4.6,筛选出所有调整时刻对应的线损效益Lossp中的最大值记为Losspmax;
4.7,获取当线损效益为Losspmax时对应的开关组合和调整时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20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