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猫冠状病毒重组抗原、其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1419.1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1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方鹏飞;孔迪;曹文龙;滕小锘;张大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米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165 | 分类号: | C07K14/165;C12N15/50;C12N15/866;C12N5/10;A61K39/215;A61P31/14;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冠状病毒 重组 抗原 基因工程 单位 疫苗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猫冠状病毒重组抗原、其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及应用。所述猫冠状病毒重组抗原包括具有SEQ ID NO:2所示序列或其增加或截短的序列的重组蛋白。所述疫苗包含所述重组蛋白以及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剂。本发明提供的猫冠状病毒重组抗原免疫原性高,能产生高浓度的中和抗体,不会产生ADE效应。同时,本发明通过采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并使用悬浮培养Sf9细胞的方式进行所述猫冠状病毒重组抗原的表达,不仅表达水平高,蛋白免疫原性好,而且由此制备的疫苗还具有质控容易、批次间稳定、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因工程疫苗,具体涉及一种猫冠状病毒重组抗原、其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及应用,属于动物免疫药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猫冠状病毒(Feline Coronavirus,FCoV)是猫科动物中常见的病原体,主要包括猫肠道冠状病毒(Feline Enteric Coronavirus,FECV)和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等。其中FECV的感染仅限于肠道内,具有高传染性,会引起猫的体温上升、食欲不振甚至脱水等症状,致死率较低。FIPV是FECV的高毒力突变株,其获得了在巨噬细胞内复制的能力,可以摆脱肠道的限制,从而引起更多器官被感染。FIPV的致病机制主要依赖于病毒感染后诱导机体产生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FIPV的感染可分为腹腔中有积液(湿型)和没有积液(干型),主要特征为腹膜炎、化脓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大量腹水积聚、高传染率及高致死率等。部分猫感染FcoV后会由原来的无症状或轻度肠道感染转变为腹膜炎症状,严重影响了猫养殖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FCo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一种有囊膜的不分节段单股正链RNA病毒,具有典型的冠状病毒基因组结构,其基因组编码病毒聚合酶(Pol)、4种结构蛋白(主要包括衣壳蛋白N、纤突糖蛋白S、膜蛋白M、次级跨膜蛋白E)和5种特异性附属蛋白(3a-c、7a和7b)。其中S蛋白是I型跨膜蛋白,具有长的N端功能区和短的C端细胞质尾区,N端(S1区)负责受体结合区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RBD),是决定病毒抗原和诱导中和抗体的重要蛋白,针对冠状病毒RBD的特异性抗体能与S蛋白RBD结合,产生中和作用。C端(S2区)含有的融合肽是融合所必需的元件,可介导与靶细胞膜融合,对病毒入侵、复制和集体的免疫反应均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人类对猫饲养数量的逐年增加,对于FcoV治疗预防制剂的临床需求越来越多。抗病毒药、免疫刺激药、抗炎药和干扰素等已被实验性用于FcoV的治疗,但少有成效。一些常规疫苗对该FcoV感染的防治效果也不佳,主要是因为FIPV存在ADE现象,先前在宿主体内存在的FCoV抗体在对抗表面蛋白质时会增强FIPV的感染,从而导致病情加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猫冠状病毒重组抗原、其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及应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组蛋白,其具有SEQ ID NO:2所示序列或者与SEQ IDNO:2的全长序列95%以上相同的序列。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重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可以是原始序列、增加或截短的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用于编码所述重组蛋白的基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基因具有SEQ ID NO:1所示序列或者与SEQ ID NO:1的全长序列95%以上相同的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猫冠状病毒重组抗原,其包括所述的重组蛋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包含所述重组蛋白的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米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米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14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模拟失重的展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