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星载变PRF SAR系统的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65511.7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1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双喜;曾红芸;胡国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刘新琼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星载变 prf sar 系统 成像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星载变PRF SAR系统的成像方法,属于雷达成像处理领域。在方位多普勒时域中引入非线性变标技术对回波进行处理,使得处理之后回波信号等效于时间均匀采样,然后针对该方法校正后遗留下来的剩余校正误差项,分析了误差响应因子,利用后向投影算法对图像进行重建,消除了误差的同时实现了变PRFSAR系统下的无模糊成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成像处理领域,主要构造一种星载SAR成像处理算法来解决雷达成像方位模糊问题。特别适用于星载变脉冲重复频率(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PRF)SAR体制下,方位维出现非均匀采样而导致方位多普勒模糊问题,实现变PRF-SAR系统对地面场景的成像处理。
背景技术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作用距离长、覆盖范围广,具备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能力。然而传统星载SAR存在无法兼顾高方位向分辨力与宽测绘带的固有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研究者提出采用可变脉冲重复频率(PulseRepetition Frequency,PRF)的星载SAR体制。该体制下,雷达利用了反射天线和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Forming,DBF)来获取高分辨宽测绘带的SAR图像。更重要的是,借助变化的PRF,该体制的雷达可以解决传统的基于DBF体制的星载SAR无法克服的盲区问题。此外,该体制的SAR还具有低成本的优点,因而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可变PRF-SAR系统的回波存在着方位向非均匀采样和数据丢失的特点,利用传统SAR成像算法处理数据会导致成像质量严重恶化,甚至完全无法成像。因此,研究在变PRF体制下对地面场景有效成像聚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方位向非均匀采样这一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星载变PRF SAR系统的成像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星载变PRF SAR系统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获取的杂波抑制之后雷达系统回波信号是二维矩阵S(tn,tm),S(tn,tm)为nrn×nan维矩阵,其中,矩阵的每一行数据都是对回波方位维进行非均匀采样得到的结果;对矩阵的列进行FFT处理,即实现雷达回波信号的距离向傅里叶变换,并将结果分别保存在矩阵S(fn,tm)中;
其中,tn为距离快时间,tm为非均匀采样方位慢时间,fn表示为距离向频域坐标,B为发射信号带宽,Δf为距离频域间隔,n=0,1,...,nrn-1,nrn表示距离向点数,nan表示方位向点数;
步骤2:根据已知的雷达参数,构造参考信号向量S_ref(i,1),i=1,2...nrn,S_ref(i,1)为nrn×1向量;
步骤3:取出步骤1得到的S(fn,tm)的每一列,点乘参考信号向量S_ref(i,1)的共轭,得到距离脉压后的数据矩阵S(fn,tm);
步骤4:根据已知的雷达参数,构造非线性变标校正矩阵H_CS(i,j),H_CS(i,j)为nrn×nan矩阵;
步骤5:取出步骤3得到的S(fn,tm)点乘校正矩阵H_CS(i,j)的共轭,得到非线性变标校正之后的数据矩阵S'(fn,tm');其中,tm'表示方位均匀采样时间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5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