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监测预警的智慧化健康管理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3867.7 | 申请日: | 2021-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4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贾志远;伊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
主分类号: | G16H50/80 | 分类号: | G16H50/80;G16H50/20;G16H80/00;G16H40/40;G16H70/00;G16H20/10;G16H10/60;G16H10/40;G06Q10/02;G06Q30/06;G06Q4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30 | 代理人: | 王为;李旭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慢性 乙型肝炎 感染 监测 预警 智慧 健康 管理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监测预警的智慧化健康管理平台(简称:管理平台),所述管理平台,包括:患者注册和随访数据导入模块,定期检测模块,建议预警模块,医疗服务模块,其中,医疗服务模块还包括以下几个子模块:门诊就医模块,抗病毒药物治疗随访模块,乙肝治疗重点项目方案模块,健康教育模块,研究招募模块、购药模块,健康商城模块,保险模块,本发明是一种医防协同的管理平台,将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机构紧密衔接保障慢性乙肝感染人群的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监测预警的智慧化健康管理平台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有关慢性乙肝人群随访管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非专业化的依靠建卡、建群或数据库进行管理,二是专业化开发的软件平台管理方法。
非专业化的传统建卡、数据库、微信群、qq群等管理方法应用这些方法所开展的慢性乙肝感染人群管理缺点是:地域范围和规模有限、人力管理成本大,无法长期系统性开展。
专业化开发的慢性乙肝感染临床治疗随访软件管理平台应用这些方法所开展的慢性乙肝感染人群管理缺点是,这些平台只限于对慢性乙肝感染人群中部分已经发病并且已经门诊就医的患者才能进行临床治疗的随访管理。这部分人群只占全部慢性乙肝感染人群的10%左右,而将近90%的慢性乙肝感染人群无法纳入这种管理方法,按照防病要求这90%的人群也是必须要开展健康监测的。
我国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接种的实施已经成功阻断了新生儿乙肝病毒新发感染。但现存8000万慢性乙肝感染人群仍是今后很长时期内需要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慢性乙肝感染疾病进展的研究,这部分人群如不进行及时医疗干预,将有20-30%会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严重威胁慢性乙肝感染人群的身体健康。我国疫情报告中乙型肝炎发病人数长期维持在每年100万人左右,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也呈增长趋势,这与我国慢性乙肝感染者绝对数量庞大有直接的关系。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公共卫生危害,同时,我国的“健康中国2030”目标也有相应的要求。具体的目标是到2030年乙型肝炎诊断率、治疗率分别达到90%和80%。而目前我国乙型肝炎诊断率不足20%,治疗率也只有大约10%,距离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威胁”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随着新型慢性乙肝抗病毒药物的应用,临床上及时进行慢性乙肝抗病毒药物治疗已经可以有效抑制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降低病毒引起的肝脏慢性损伤,从而实现降低乙肝感染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近年来,一线抗病毒药物已快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患者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费用已经显著降低,抗病毒药物可及性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同时,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已经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新技术赋能疾病监测,已经可以解决慢性乙肝感染监测对人力成本的巨大需求。
慢性乙肝感染存在一个慢性化的病程进展过程,大部分发病患者在病程进展中无明显的症状,一旦发病可能病程进展已经比较严重。因此在慢性乙肝感染人群中开展随访和监测,对符合治疗指证的患者及时预警并建议开展抗病毒治疗,对于慢性乙肝感染预防控制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疾病进展非常重要。我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19版中,关于慢性HBV感染者的监测和随访管理都有明确建议。
本发明目标通过慢性乙肝感染监测网络平台的应用实施,实现对8000万慢性乙肝感染人群主动监测,实现对慢性乙肝感染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同时可以将公共卫生防控与临床治疗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医防协同的发展目标。本发明的最终目标是降低乙型肝炎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病死率,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刚要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本发明依托我国在移动互联网等新科技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优势,将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科技应用、赋能到疾病预防控制领域。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38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露天考古墓葬发掘模拟展示施工工艺及模拟墓坑
- 下一篇:一种桥梁减震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