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夹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3440.7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8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唐波;周晓伟;曾有鑫;刘建华;周林;蒲开国;武鹏飞;胡宏涛;盛敏;唐洪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杨浩林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发动机 叶片 夹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夹持装置,具体涉及航空发动机叶片精密加工技术领域。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夹持装置,包括底座,以及沿底座的纵向依次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压紧机构、支撑紧固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第一压紧机构包括第一压紧座和第一压紧架,及其形成的第一压紧腔,用于装夹毛坯料的圆台或圆形工艺台;第二压紧机构包括第二压紧座和第二压紧架,及其形成的第二压紧腔,用于装夹毛坯料的安装板或方形工艺台;支撑紧固机构包括支撑座和紧固架,支撑座能够沿底座横向滑动,及其形成的第三压紧腔,用于装夹毛坯料的叶片。本发明结构简单,并且具有较大的装夹范围,能够防止在加工叶片的过程中出现叶片颤动的现象,进而导致叶片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叶片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航空工业被比作现代工业的皇冠,航空发动机更被称作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飞机的心脏。在航空发动机的使用过程中,叶片作为航空发电机的关键部件,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加工质量决定着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水平和使用寿命。
航空发动机叶片包括涡轮叶片、压气机叶片和风扇叶片,风扇叶片一般采用钛合金或铝合金材料,该类叶片传统加工路线是将叶片两端加工完成后再加工叶型部分,采用传统加工方式,在加工叶型部分时,容易破坏叶型结构,同时也会影响加工好的叶片两端的结构。为保证叶片精度,避免叶片损坏造成重大事故,在检测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叶片进行夹持,现有的夹持装置结构单一,不能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叶片,操作不方便,检测结果容易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夹持装置,以解决现有夹持装置不具备普遍适用性以及在夹持加工的过程中,对加工好的叶片结构造成损伤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夹持装置,包括:底座,以及沿底座的纵向依次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压紧机构、支撑紧固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
第一压紧机构包括分别与底座连接的第一压紧座和第一压紧架,第一压紧架的顶部与第一压紧座的顶部之间形成第一压紧腔,用于装夹毛坯料的圆台或圆形工艺台;
第二压紧机构包括分别与底座连接的第二压紧座和第二压紧架,第二压紧架的顶部与第二压紧座之间形成第二压紧腔,用于装夹毛坯料的安装板或方形工艺台;
支撑紧固机构包括分别与底座连接的支撑座和紧固架,支撑座能够沿底座横向滑动,紧固架与支撑座之间形成第三压紧腔,用于装夹毛坯料的叶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底座的纵向设置第一\第二压紧座,将毛坯料的两端设置在第一\第二压紧座上,并通过第一\第二压紧架将毛坯料稳定地装夹在第一\第二压紧座上,为机床加工刀具提供足够的加工空间;第一\第二压紧架分别与第一\第二压紧座之间形成第一\第二压紧腔,通过将毛坯料放置与第一\第二压紧腔中,使毛坯料能够更加稳定地装夹在夹持装置上,防止在加工的过程中,毛坯料出现滑动和掉落的现象。通过将支撑座设置在第一压紧座和第二压紧座之间,为毛坯料提供支撑,防止在加工毛坯料两端的圆心工艺台和方形工艺台的时候,毛坯料的叶片出现颤动的现象,影响圆心工艺台和方形工艺台的加工精度。通过将支撑座设置成能够沿底座横向滑动,使支撑座能够根据实际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型号在底座上横向移动,使支撑座与毛坯料的叶片能够紧密接触,为毛坯料的叶片提供足够的支撑,提高了该夹持装置的普遍适用性。
航空发动机叶片的装夹过程为:首先将该夹持装置固定安装在机床上;然后调松第一\第二压紧架以及紧固架,将毛坯料的圆形工艺台放置在第一压紧座上,将毛坯料的方形工艺台放置在第二压紧座上,并将毛坯料的叶片放置在支撑座上;然后再使用第一压紧架和第二压紧架将圆心工艺台和方形工艺台压紧在相对应的第一\第二压紧座上;再沿底座横向调节支撑座的具体位置,使支撑座与毛坯料的叶片紧密接触;再使用紧固架将毛坯料的叶片压紧,防止在加工的过程中,叶片出现颤动的现象,影响加工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34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