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型型钢混凝土斜柱混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63103.8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3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艾鹏鹏;莫永春;关渭南;章新生;陈航;耿大新;黄永虎;朱雄涛;王宁;祝俊华;孔晓飞;赵梓瑞;黄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1/18 | 分类号: | E04B1/18;E04B1/30;E04B1/58;E04C3/32;E04C3/34;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杨丽 |
地址: | 332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混凝土 混合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V”型型钢混凝土斜柱混合结构,包括结构板、水平向梁、梁-V柱节点和V柱中间节;其中所述梁-V柱节点通过其梁端接头和柱端接头分别与所述水平向梁、V柱中间节连接;V型斜柱由具有不同倾角的V柱中间节和梁-V柱节点的柱端接头构成;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临时钢管柱,所述临时钢管柱的柱芯采用素混凝土浇筑填充,柱顶安装伺服系统法兰盘及钢棒支撑顶板结构;
所述结构板包括顶板、底板及若干中间层结构板;
所述水平向梁包括水平横梁和水平纵梁,以及和所述梁-V柱节点的所述梁端接头连接的连接板,起连接作用的螺栓;
所述梁-V柱节点包括与所述水平向梁、所述V柱中间节分别连接的所述梁端接头和所述柱端接头;所述柱端接头包括带倾角的十字型钢;在所述十字型钢的腹板和翼缘板之间所围成的四个区域均焊有圆孔隔板,所述梁端接头均采用与所述水平向梁相同截面及尺寸的型钢并焊接在所述柱端接头的所述翼缘板上;
所述V柱中间节由带倾角的所述十字型钢和钢筋混凝土现浇而成;其中带倾角的所述十字型钢由1根H型钢和2根T型钢相互焊接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型钢混凝土斜柱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V型斜柱的直径在1.4m到1.8m之间并且倾斜角度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型钢混凝土斜柱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型钢为高频焊接型钢或热轧型钢或两者组合而成的型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型钢混凝土斜柱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为钢板,所述螺栓为高强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型钢混凝土斜柱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梁-V柱节点柱端接头在结构板上侧或下侧或上下两侧均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型钢混凝土斜柱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梁-V柱节点在浇筑混凝土时预留V柱中间节混凝土浇筑导管。
7.一种“V”型型钢混凝土斜柱混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尺寸在工厂预加工梁-V柱节点,水平向梁和V柱中间节;
步骤二:测量放线:通过对V柱中间节、水平向梁进行建模和人工计算梁-V柱节点安装位置的坐标,根据建模结果和计算结果对比作为放线依据进行放线;
步骤三:预埋钢板及垫层砼浇筑:根据测量放线进行土方开挖及捡底,然后进行梁-V柱节点位置基础钢筋及预埋钢板安装,对预埋钢板标高复测无误后进行垫层砼浇筑;
步骤四:梁-V柱节点安装及固定:在预埋钢板上通过精确测量放线后,安装导向钢板和型钢竖向支撑,然后采用汽车吊安装梁-V柱节点;
步骤五:水平向梁安装及焊接:梁-V柱节点固定后,采用汽车吊吊装水平向梁,水平向梁与梁-V柱节点之间采用一级熔透焊连接并通过连接板和螺栓固定;
步骤六:梁-V柱节点柱端接头圆模底座、钢筋及钢模安装、混凝土浇筑:根据测量控制线安装梁-V柱节点柱端接头钢模底座,在底座内填满沙子,安装柱端接头钢筋,抹砂浆制作混凝土底模,自下而上安装梁-V柱节点柱端接头钢模并采用撑杆固定,然后先浇筑柱端接头混凝土,后绑扎梁板钢筋,浇筑C60砼;
步骤七:水平向梁、结构板钢筋安装,侧模安装及砼浇筑:先安装水平向梁钢筋、后安装结构板钢筋,钢筋验收后安装模板,最后进行板梁砼浇筑,其余各层板梁-V柱节点和水平向梁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七;
步骤八:V柱中间节安装及定位:V柱中间节安装定位采用小车将V柱中间节运至设计部位再调节V柱中间节倾斜角度,直至与梁-V柱节点柱端接头中心线重合;
步骤九:V柱中间节钢筋安装:V柱中间节的钢筋采用主筋为32根直径32mm的螺纹钢,绑扎前清点数量、类别和型号,上下端钢筋采用接驳器连接,中间采用半灌浆套筒连接;
步骤十:V柱中间节模板安装:V柱中间节模板体系采用定型底座钢模加定型标准钢模现拼组合型模板,根据梁底标高,将斜柱底座模板与由各标准节组拼的钢模板组合为一体,形成斜柱模板;
步骤十一:V柱中间节混凝土浇筑:模板安装时剩余1.4m高度范围先不安装,通过预留模板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同时预安装2根φ100PVC振捣棒引导管,防止振捣棒被钢筋卡住,最后1.4m砼通过顶板浇筑时预留的混凝土浇筑导管浇筑和振捣;
步骤十二:结构受力体系置换:通过临时支撑体系的柱顶伺服系统进行顶升,待完成全部V柱中间节混凝土施工且强度达到验收标准后通过伺服系统千斤顶逐级卸压,拆除伺服系统及临时支撑体系,实现体系受力置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31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