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全密封电源模块浸没式老炼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2327.7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0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崔弋扬;朱雨生;余亚龙;郑策临;刘俊夫;吴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密封 电源模块 浸没 式老炼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电源模块老炼领域的一种金属全密封电源模块浸没式老炼系统及方法,包括储存有氟化液的老炼箱体、恒温箱体、高温罐体以及低温罐体,多个电源模块设置在老炼箱体中并分为多组,每组的输入端分别与共同连接一个程控电源,输出端分别与程控电子负载连接;高温罐体、低温罐体通过管道连接到电源模块处,并在管道上安装有电动阀门;电源模块的壳温以及恒温箱体、老炼箱体内的氟化液分别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本发明提高了老炼系统的热容量,实现大批量电源模块的老炼,提升老炼效率,还可减小不同电源模块个体之间的温度差异,实现较好的温度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模块老炼领域,具体是一种金属全密封电源模块浸没式老炼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全密封外壳电源模块广泛应用于航天、航天、船舶、兵器等高可靠领域,电源模块作为整机系统供电单元的核心器件,其质量与可靠性直接整机系统的安全运行。为保证元器件质量与可靠性,必须进行可靠性筛选考核。老炼试验常用来剔除早期失效产品,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给元器件长时间连续施加电应力,通过电-热应力的综合作用来加速元器件内部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使其尽早进入“浴盆曲线”的偶然失效期,及早暴露元器件内部潜在缺陷,从而剔除早期失效品。
电源模块老炼试验的关键难点是如何实现产品壳温的控制,防止产品过温烧毁。随着电源模块功率密度逐步提升,模块的散热问题日益凸显。现有风冷、液冷、压缩机制冷等散热方式的箱体热容量有限。有限的热容量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降低箱体内电源模块的老炼数量,这样势必会占用更多的试验场地与试验资源;二是产品自身热量存在不能及时传导出去的问题,增加良品损坏风险;三是无法实现电源模块壳体温度的精确控制。
浸没式液冷技术在数据中心、超级计算等高能耗领域的散热处理中得到逐步应用,在相关领域的浸没式液冷散热中,仅需考虑如何将高耗能部件的热量带走,相对于氟化液的热容量来说,整体的能量密度并不高,因此其氟化液的沸点不高,也不需要对氟化液的温度进行精确控制。在电源模块的浸没式老炼中,一是大批量的电源模块同时老炼需要处理的热量巨大,二是老炼试验对电源模块壳体温度控制提出了要求,一般为125℃±3℃。在处理大量散热热量的同时,如何控制氟化液的温度以及精确控制电源模块的壳体温度都是必须要考虑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全密封电源模块浸没式老炼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全密封电源模块浸没式老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提供老炼箱体、恒温箱体、高温罐体及低温罐体,n个电源模块设置在老炼箱体中,其输入端共同与程控电源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程控电子负载连接,使电源模块处于工作状态,老炼箱体与恒温箱体内部的氟化液循环交换;
S200:获取n个电源模块的壳温,预设目标温度,设置目标温度区间[Ta,Tb],统计壳温小于Ta、处于目标温度区间以及大于Tb的占比D1、D2、D3,并判断占比D1、D2、D3的大小;
S300:若D2=D3=0,则根据电源模块的壳温与Ta的差值大小控制恒温箱体内的氟化液温度以及恒温箱体与老炼箱体的氟化液交换速度;
若D1>D2>0,则恒温箱体保持内部氟化液的当前温度不变,将高温罐体内的氟化液引流到D1对应的电源模块处进行温度补偿;
若D2>D3>0,则恒温箱体保持内部氟化液的当前温度不变,切断D3对应的电源模块对应的程控电子负载,并将低温罐体内的氟化液引流到D3对应的电源模块;
若D3>D2>0,则恒温箱体降低内部的氟化液温度,并加快与老炼箱体中的氟化液的交换速度;
S400:重复执行S200、S300,直至所有电源模块的壳温稳定保持在目标温度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23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