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深度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采样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1940.7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梁健臻;蔡宴朋;徐轲;徐南豪;祝振昌;郑步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潘桂生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度 红树林 湿地 沉积物 采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深度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采样器,包括:采样筒、设置在所述采样筒的底部的钻头、设置在所述采样筒的顶部的旋转把手以及与所述采样筒连接的刮料板;所述采样筒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形成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在从所述采样筒顶部到所述采样筒底部的方向上延伸布置,所述容置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卡接配合部;所述刮料板呈弧形,其设置有刮料部和第二卡接配合部,所述刮料板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本发明的大深度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采样器易于进入大深度土层并且能够完整采集柱状泥样,提高野外工作的采样效率,可在滨海湿地不同植被区域采集大深度的沉积物样品,操作方便,结构设计巧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采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深度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采样器。
背景技术
红树林湿地属于滨海湿地,即处在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错过渡地带。湿地具有防止海水入侵、补充地下水、埋藏有机碳、营养物质的沉积、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等生态价值。在这些方面还有许多生态效应等知识空白需要通过在野外采集样品来进行生态评估和科学研究。
为了研究红树林湿地中沉积物中的各类化学元素分布以及污染物在沉积物中沿深度的埋藏、分布、转化和迁移的规律,需要采集大深度梯度的沉积物样品。然而,在对湿地沉积物进行采样时,现有的采样器还存在采样深度较小的问题。由于深层泥土的压力较大,现有采集器仅能进入较浅的软质土层且难以进入偏硬的深层土壤中,因而在大深度梯度上难以采集完整柱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大深度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采样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大深度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采样器,包括:采样筒、设置在所述采样筒的底部的钻头、设置在所述采样筒的顶部的旋转把手以及与所述采样筒连接的刮料板;
所述采样筒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形成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在从所述采样筒顶部到所述采样筒底部的方向上延伸布置,所述容置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卡接配合部;
所述刮料板呈弧形,其设置有刮料部和第二卡接配合部,所述刮料部位于所述刮料板的侧边,所述刮料板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转动连接;
所述刮料板在沿预设方向转动时,所述刮料板从所述条形开口伸出于所述容置腔外,所述刮料部位于所述刮料板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前方;
所述刮料板在沿所述预设方向转动后,所述刮料板封闭所述条形开口,所述第一卡接配合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配合部卡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大深度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采样器易于进入大深度土层并且能够完整采集柱状泥样,提高野外工作的采样效率,可在滨海湿地不同植被区域采集大深度的沉积物样品,操作方便,结构设计巧妙。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卡接配合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配合部卡接时,所述刮料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进一步,所述刮料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刮料板侧边的导料面和刮料锋,所述刮料锋形成于所述导料面与所述刮料板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面的连接处,所述导料面在所述预设方向上逐渐远离所述容置腔。
进一步,所述容置腔的顶部设置有通槽;
所述大深度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采样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采样筒顶部的转动件,所述刮料板的顶部穿过所述通槽与所述转动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采样筒的顶部设置有立柱,所述旋转把手设置在所述立柱上;
所述大深度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采样器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立柱上的套环,所述套环与所述转动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转动件上形成有供脚部踩踏的支撑面。
进一步,所述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有滑槽,所述刮料板的底部伸入所述滑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19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货运无人机电池快速更换方法
- 下一篇:封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