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料面形状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7987.6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4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蔡田;张亮;罗石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5/04 | 分类号: | G01B15/04;G01F23/2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旺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料 形状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料面形状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高炉料面形状测量系统进行测量,该测量系统包括雷达测量组件、链接机构、两自由度五杆机构、驱动电机、计算机控制单元,所述雷达测量组件通过链接机构安装于两自由度五杆机构上,所述两自由度五杆机构与驱动电机相连,所述计算机控制单元分别与雷达测量组件、驱动电机相连。该方法可实现对每个想扫描区域的位置信息获取,获得对于特定料面的了解,并实现在“黑箱、多粉尘、高温”环境下的料面测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炉测量设备技术领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炉料面形状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钢铁联合企业中,高炉主要是为炼钢供应铁水,目前高炉越来越大型化,一座高炉内容积一般在2000-5500m3之间,为提高产量,高炉被设计成一个密闭的高压容器,炉顶压力在0.20-0.25MPa,高炉生产过程中不断产生大量的高温煤气,对于4000m3高炉,其每分钟煤气发生量为11000-12000m3左右,这些煤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
高炉通过在上部不间断装入炉料,在下部持续鼓入热风维持高炉的运行,准确控制高炉炉料下降的节奏、控制炉料下降状态是料面形状就成了高炉稳定运行的核心,其中高炉料面测量是高炉维持正常生产的控制环节。
目前有料面机械探尺、雷达探尺、阵列雷达料面测量、激光料面测量仪、红外料面测量、扫描雷达料面测量、相控阵料面测量等7种测量料面的方法。
文献“胡延涛,孙家舵,刘辰荣等,平衡稳速器在1050高炉探尺上的应用,冶金设备,总第239期,2017年增刊(2)”中介绍了最经典的探尺料面测量技术,该技术是利用一根锁链下悬挂一个铁球,在布料完成后将锁链及铁球落入炉内,通过锁链落入深度及铁球移动状况来测量落入点的料面变化情况,该方法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评估料面状况,虽然直接,但信息量太少。
文献“张贺顺,马洪斌,雷达料位仪在首钢2号高炉的应用,炼铁,2009 年2月,Vol.28,No.1,P47-48”中介绍了利用雷达探尺进行料面测量的技术,首钢2号高炉(1780m3)2002年4月开炉,24个风口,炉身下部、炉腰、炉腹安装3段铜冷却壁,先后装备了高炉基础数据采集系统、高炉煤气成分在线分析系统、风口摄像系统、炉喉红外成像系统等先进设备,完善的监测设备为客观分析高炉冶炼进程提供了数据基础。2004年7月,2号高炉在机械探尺/北旁安装了1台雷达料位仪,与机械探尺进行数据对比后,证实其测量精度满足高炉工艺要求。2007年5月,又安装了4台雷达料位仪。2号高炉利用7台雷达料位仪,综合运用测量技术、数据采集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对高炉料面进行连续测量,给出了不同炉料在炉喉径向的分布状态和变化规律。该技术是利用雷达取代了机械探尺,测量的方式发生改变,但信息获取量仍然极为有限。
文献“储滨,陈先中,苗亮亮,宝钢不锈钢2500m3高炉6点雷达料面综合成像与溜槽布料节能控制,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中介绍了一种利用阵列雷达对料面进行测量的技术,该方法是通过在炉顶不同位置开4-6个孔,安装4-6个独立的料面测量雷达,利用4-6 个定点雷达测量结果可以大概评估高炉半径方向的料面状况,该技术因需要同时在炉顶安装众多雷达,炉顶开孔数量太多,对高炉生产有一定的危险性,4-6 个点的测量相对于5—90m2的料面而言,信息量仍然太少。
文献“邱家用,高征铠,无钟高炉装料激光测量技术的应用,炼铁,2014 年2月,Vol.33,No.1,P47-50”中介绍了一种激光料面测量仪,该方法是在炉顶恰当位置安装一台大功率激光发生器,通过激光对料面的扫面实现激光测距,因炉内充满1mm以下的粉尘,激光波长小于粉尘颗粒直径,粉尘对激光形成了遮挡,激光难以绕过粉尘颗粒,故在开炉前的料面测量中该技术是可行的,一旦高炉生产,该技术存在致命的缺陷,故使用情况不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79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