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散型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4358.8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5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陈黄鹂;赵卫;赵涛;张琦;周杰;周哲;何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派瑞功率半导体变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861 | 分类号: | H01L29/861;H01L21/329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彭冬英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散 高压 快速 恢复 二极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扩散型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其特征在于:以N-区(3)为衬底,N-区(3)上方的阳极侧交替设置了P+区(21)和P区(22),分别通过硼预沉积和AL扩散形成;N-区(3)为耐压区;在阳极P+区(21)与N-区(3)之间设置了P缓冲层(22);阴极侧交替设置了高浓度的N+区(42)和稍低浓度的P+区(23);在阴极侧的N+区(42)和P+区(23)上方设置了中等掺杂浓度的N缓冲层(41),阳极区上方设有阳极A(1),阴极区下方设有阴极K(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散型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其特征在于:阳极侧P+区(21)和阴极侧P+区(23)的尺寸完全相同,且阳、阴极位置相对应,P+区宽度占据阳、阴极的宽度之比为1/4~1/3,阳、阴极P+区掺杂浓度均为5×1018cm-3~1×1019cm-3,深度均为2~5μm。
3.一种扩散型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1)选用原始的无缺陷、无位错高阻区熔中照单晶硅片作为N-区的衬底材料;
(2)硅片清洗后,在上述硅单晶圆片的两面预沉积铝,温度900~1100℃,形成浅结的P+N-P+结构;
(3)步骤(2)的硅片刻号以区分阳、阴极,然后将阴极面预沉积的铝腐蚀掉,深度5~10μm,形成浅结的P+N-结构;
(4)在步骤(3)的硅片进行氧化,氧化温度900~1200℃,时间2~5h,所生成的二氧化硅层作为后续扩磷的掩蔽层,厚度为1~2μm;
(5)在步骤(4)的硅片上涂光刻胶,曝光、显影,保护阳极二氧化硅层,去掉阴极二氧化硅层;
(6)在步骤(5)的硅片阴极面进行低温磷预沉积,温度1000~1150℃,然后进行氧化高温扩散,温度1150~1250℃,形成深结的PN-N结构,N型层结深20~40μm;
(7)在步骤(6)硅片的阳极光刻出P+扩散窗口,并去掉阴极二氧化硅层,然后在双面低温预沉积硼,温度900~1100℃,时间40~200min,形成低浓度硼,结深2~5μm,获得P+PN-NP+结构;
(8)将步骤(7)的硅片进行低温氧化,温度900~1100℃,时间5~10h,在硅片表面形成二氧化硅层作为后续扩磷的掩蔽层;
(9)在步骤(8)的硅片阴极光刻出N+扩散窗口,然后在1000~1150℃下预沉积磷,时间1~2h,硼在此温度和时间下基本不向硅片内部扩散,利用磷比硼具有更高的杂质固溶度和扩散系数,使得高浓度的磷完全补偿掉步骤(7)的硼,磷的深度为5~15μm,杂质浓度为5×1019cm-3~5×1020cm-3,硼的深度为2~5μm,浓度为5×1018cm-3~1×1019cm-3,故在阴极侧获得规律交错的P+N+结构;
(10)在步骤(9)的硅片双面蒸铝,厚度为10~20μm,然后金属化,温度400~600℃;
(11)将步骤(10)的硅片进行激光割圆,切割成直径为38~125mm的圆片,然后台面造型、腐蚀和涂胶保护,至此形成完整的芯片,并完成反向阻断电压初测;
(12)将步骤(11)的芯片进行电子辐照,调节反向恢复时间trr为2~10μs、反向恢复电荷Qrr为4000~10000μAs,最后进行终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派瑞功率半导体变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派瑞功率半导体变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43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