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洁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1804.X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0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萍;王唯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洁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5/04 | 分类号: | B08B5/04;A47L9/04;A47L9/10;A61L11/00;B01D4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衡小璐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高铁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机器人 | ||
一种清洁机器人,用于清洁底板或物体表面的灰尘及杂质,属于清洁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吸尘部和由不透光材质制作的储尘部,吸尘部内在所述灰尘通道A的下端设有吸尘腔,吸尘腔内水平设有吸尘辊,吸尘腔的内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吸尘辊,储尘部的下部连接吸尘部的上部,储尘部内设有集尘空腔,所述集尘空腔的上部设有负压装置,集尘空腔的底壁和侧壁上均布满紫外线灯管,集尘空腔内在紫外线灯管下方安装透明且开口向上的集尘箱,本发明采用在清洁机器人内放置集尘箱的空腔内设置若干紫外线灯管配合透明的集尘箱的方式,设计了的清洁机器人,解决了现有的清洁机器人的内部由于集尘箱内挤压滞留垃圾,导致细菌滋生的问题。
技术领域
一种清洁机器人,用于清洁底板或物体表面的灰尘及杂质,属于清洁设备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清洁机器人内部设有一个集尘箱,在吸取灰尘或杂物的过程中,灰尘或杂物通过吸尘通道进入到集尘箱内,当集尘箱内的杂物集满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便将机器人拆开,然后将集尘箱内的灰尘以及杂物倒掉,便于下一次的使用,但是,在倒掉集尘箱内的灰尘以及杂物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需要用手去接触集尘箱,而集尘箱内装的全是垃圾,诸如瓜子壳、头发、头皮屑、指甲、灰尘、茶叶、人体身上的死皮等等,这些垃圾混合在一起会产生细菌,并且,并不是每一次吸尘之后都会对集尘箱进行清洁,从而使得集尘箱内的垃圾滞留,使得细菌的滋生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采用在清洁机器人内放置集尘箱的空腔内设置若干紫外线灯管配合透明的集尘箱的方式,设计了一种能够在集尘箱积压滞留垃圾的过程中对集尘箱以及集尘箱内的垃圾进行紫外线消毒的清洁机器人,解决了现有的清洁机器人的内部由于集尘箱内挤压滞留垃圾,导致细菌滋生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吸尘部和由不透光材质制作的储尘部,所述吸尘部内设有向上的灰尘通道A,所述吸尘部内在所述灰尘通道A的下端设有吸尘腔,所述吸尘腔内水平设有轴线与所述灰尘通道A的轴线垂直的吸尘辊,所述吸尘腔的内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吸尘辊,所述储尘部的下部连接所述吸尘部的上部,所述储尘部内设有集尘空腔,所述集尘空腔的侧壁通过灰尘通道B与所述灰尘通道A连通,所述集尘空腔的上部设有负压装置,所述集尘空腔的底壁和侧壁上均布满紫外线灯管,所述集尘空腔内在紫外线灯管下方安装透明且开口向上的集尘箱,所述集尘箱的开口处安装有滤网盖,所述滤网盖上设有管孔,输送软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管孔伸入集尘箱内,另一端与所述灰尘通道B远离灰尘通道A的一端连通。
在本发明中,使用时,先在集尘箱内加水,同时,将输送软管的一端伸入到集尘箱内的水面以下,然后将清洁机器人对准地板上(或桌子上或其他具有污渍等需要清理的地方)需要清理的地方,然后打开清洁机器人的开关,推动清洁机器人经过污渍(或灰尘)处,此时,由于清洁机器人的吸尘部内的吸尘腔中设置的吸尘辊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转动,将灰尘等垃圾搅动,使得灰尘或垃圾离开支撑灰尘或垃圾的支撑处(支撑处也就是地板或桌面等),同时,在负压装置的作用下,被搅动的灰尘或垃圾在负压作用下依次经过灰尘通道B、灰尘通道A最后到达集尘箱内,由于在集尘箱内装水,使得在使用过程中负压装置吸气时,灰尘等垃圾进入集尘箱的过程中经过水,能够避免灰尘在集尘箱内逃逸,而集尘空腔的底壁和侧壁上均布满紫外线灯管,使得紫外线灯管发出的紫外线光能够从集尘箱的四周对集尘箱进行照射,并且集尘箱是透明的,从而使得对集尘箱以及集尘箱内盛装的垃圾物品的消毒更加彻底,而制作的储尘部的材质为不透光材质,使得紫外线不会照射到清洁机器人外,从而避免紫外线对使用者的伤害,当然了,优选的,可以连吸尘部也采用不透光材质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洁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洁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18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