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少电致变色装置中汇流条下方的缺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3337.6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5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斯里达尔·K·凯拉萨姆;扎伊里亚·什里瓦斯塔瓦;蔡志伟;罗伯特·T·罗兹比金;丹恩·吉拉斯皮耶;托德·马丁;安舒·A·普拉丹;罗纳德·M·帕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唯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G02F1/1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沈鹏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变色 装置 汇流 下方 缺陷 | ||
本申请涉及减少电致变色装置中汇流条下方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了制作电致变色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减少顶部汇流条下方短路的形成,而无需预先确定将在所述装置上何处施加顶部汇流条。可以使使用这类方法制作的装置在所述顶部汇流条下方失活,或者所述装置可以在所述顶部汇流条下方包括活性材料。制作在顶部汇流条下方具有活性材料的装置的方法包括沉积改型顶部汇流条;在所述电致变色装置中制作自恢复层;以及在施加汇流条之前修改所述装置的顶部透明导电层。
分案申请的相关信息
本案是分案申请。该分案的母案是申请日为2015年12月15日、申请号为201580074057.9、发明名称为“减少电致变色装置中汇流条下方的缺陷”的发明专利申请案。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4年12月19日提交且名称为“MITIGATING DEFECTS IN ANELECTROCHROMIC DEVICE UNDER A BUS BAR”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094,862的优先权,所述专利申请以其全部内容并出于所有目的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致变色装置。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减少电致变色装置中汇流条下方的缺陷。
发明背景
电致变色是其中材料在被置于不同电子状态中时通常通过经受电压变化而展现光学特性的可逆的电化学介导的变化的现象。光学特性通常是颜色、透射率、吸光度以及反射率中的一个或多个。一种众所周知的电致变色材料是氧化钨(WO3)。氧化钨是阴极着色型电致变色材料,其通过电化学还原而从透明(无色)转变为着色(通常是蓝色)。所述电致变色材料通过电化学氧化而从着色转变为透明。
电致变色材料可以结合到例如住宅、商业、载运工具和其他用途的窗户和镜子中。这类窗户的颜色、透射率、吸光度和/或反射率可以通过将电荷或电位施加至电致变色材料来可逆地变化。施加至窗户的电致变色装置的小电压会使所述窗户变深;使电压反向会使所述窗户变浅。这种能力允许控制穿过窗户的光的量,并且使得电致变色装置或窗片有机会用作节能装置。
虽然1960年就发现了电致变色,但是遗憾的是,电致变色装置和尤其是电致变色装置或窗片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并且该行业最近才开始实现它们的全部商业潜能。
发明概述
提供了用于制作电致变色装置的方法。一方面涉及一种制作电致变色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制作电致变色堆叠,而不用首先确定电致变色装置上用于汇流条施加的一个或多个区域。
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制作电致变色装置的方法,所述电致变色装置包括介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的电致变色堆叠,所述透明导电层被配置来在电致变色堆叠的表面上传递电位并且由此引起电致变色装置的光学切换,所述制作方法包括:(a)接收衬底;(b)在安置在衬底的表面上的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制作电致变色堆叠,借此电致变色堆叠包括电致变色层和对电极层;(c)在电致变色堆叠上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层;(d)在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区域上形成汇流条,借此所述区域处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上方;以及(e)在制作电致变色堆叠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之后,(i)使电致变色装置在汇流条下方区域中失活,但基本上不会使电致变色装置在并非汇流条下方的区域中失活,或在(ii)在并非汇流条下方的区域中激活电致变色装置,但基本上不会在汇流条下方区域中激活电致变色装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e)在执行(d)之前执行,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e)可以在执行(d)之后执行,而仍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使前述区域中的装置失活既可以在施加汇流条之前,又可以在施加汇流条之后逐步完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电致变色装置的表面的可视区上提供汇流条中的一个或多个。汇流条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透明的。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制作电致变色堆叠的设备中将第一透明导电层沉积在衬底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唯景公司,未经唯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33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井下工况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