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箱板框架组合式卫星构型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1203.0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2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断尘;姜秀鹏;高恩宇;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G1/10 | 分类号: | B64G1/10;B64G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 组合式 卫星 构型 | ||
一种箱板框架组合式卫星构型,涉及卫星技术领域。该箱板框架组合式卫星构型包括平台舱、载荷舱和帆板;载荷舱位于平台舱的顶部;平台舱包括平台箱体和平台框架结构;载荷舱包括载荷板、载荷框架结构和载荷桁架结构;平台框架结构设置在平台箱体的内部,且平台框架结构的底部与平台箱体连接,平台框架结构的顶部与载荷板连接;载荷框架结构的外侧面与帆板连接,载荷框架结构的内侧面与载荷桁架结构连接;载荷框架结构和载荷桁架结构均与载荷板的顶部连接;平台箱体的底部连接有对接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板框架组合式卫星构型,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通用性能、满足不同的定制化需求,进而能够适用于多种载荷类型的卫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箱板框架组合式卫星构型。
背景技术
卫星结构形式分为箱板式、框架式和承力筒式等;现有技术中卫星结构具有如下方案:方案一、采用箱板式或者框架式封闭结构,将载荷置于舱内;方案二、平台部分独立设计,将天线、星敏等部件安装于光学载荷上以便与载荷舱解耦;方案三、采用中心承力筒式星载一体化结构,将平台设备围绕承力筒安装,而载荷本身安装于承力筒内。
随着卫星发射任务日益增多,载荷定制化、平台通用化卫星结构已成为发展趋势。然而,承力筒式通常会因为载荷的尺寸、重量及功耗等变化而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封闭式箱板或框架结构会导致结构重量及转动惯量过大;平台的独立设计则需要将部分舱外设备安装于载荷之上,对载荷适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板框架组合式卫星构型,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通用性能、满足不同的定制化需求,进而能够适用于多种载荷类型的卫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箱板框架组合式卫星构型,包括平台舱、载荷舱和帆板;所述载荷舱位于所述平台舱的顶部;
所述平台舱包括平台箱体和平台框架结构;所述载荷舱包括载荷板、载荷框架结构和载荷桁架结构;
所述平台框架结构设置在所述平台箱体的内部,且所述平台框架结构的底部与所述平台箱体连接,所述平台框架结构的顶部与所述载荷板连接;
所述载荷框架结构的外侧面与所述帆板连接,所述载荷框架结构的内侧面与所述载荷桁架结构连接;所述载荷框架结构和所述载荷桁架结构均与所述载荷板的顶部连接;
所述平台箱体的底部连接有对接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平台箱体包括底板和四个侧板;四个所述侧板围接成矩柱形,且四个所述侧板的底部均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平台框架结构包括角框;相邻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连接有所述角框,且所述角框的底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角框的顶部与所述载荷板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平台框架结构还包括内框;所述内框的侧面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内框的底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内框的顶部与所述载荷板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内框为矩形框,所述矩形框中间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内框的材质为铝合金或者碳纤维材料;
所述内框与所述侧板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内框与所述底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内框与所述载荷板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角框为矩形型材、三角形型材或者圆柱形型材;
所述角框的材质为铝合金或者碳纤维材料;
所述角框与所述侧板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角框与所述底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角框与所述载荷板通过螺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12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