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加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阵列式播秧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39934.1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8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程良鸿;严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F16H3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伟富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运行 稳定性 可靠性 阵列 式播秧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增加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阵列式播秧机,包括总动力机构、行走机构、设置在行走机构上的机架、秧盘组件以及播秧机构;所述秧盘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网格秧盘以及下移控制机构,所述播秧机构设置在所述两个网格秧盘之间;所述播秧机构包括顶秧组件、横向伸缩捅秧联动机构以及纵向位移联动机构;在所述秧盘组件的两个网格秧盘之间,设有用于支撑和导向所述横向伸缩捅秧联动机构的导动桥,所述导动桥沿纵向方向延伸设置,两端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横向伸缩捅秧联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导动桥上;所述顶秧组件设置在所述导动桥的下方。本发明运行时的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可靠性,有利于实现秧苗的精准稳定播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播秧机,具体涉及一种增加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阵列式播秧机。
背景技术
阵列式播秧机属于新型水稻插秧机,具体通过联动机构控制网格秧盘和顶秧机构的配合动作,实现快速、连贯的播秧作业,效率高且劳动强度低。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620741B的发明专利“一种阵列式水稻播秧机”、申请公布号为CN109362295A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改进型轻简阵列式播秧机”等。在播秧作业过程中,顶秧机构需要进行横向的往复移动以及纵向的定格移动,才能将网格秧盘上同一行秧孔的秧苗全部顶出,因此确保顶秧机构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阵列式播秧机,顶秧机构的运动支撑部件过少,缺乏给予顶秧机构充足的稳定支撑,并且播秧时多个网格秧盘同时进行顶秧作业,导致作业时的稳定性较差,且容易发生振动偏移现象,考虑到水田作业的特殊环境,现有技术中的阵列式播秧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必要作进一步优化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加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阵列式播秧机,该播秧机运行时的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可靠性,有利于实现秧苗的精准稳定播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增加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阵列式播秧机,包括总动力机构、行走机构、设置在行走机构上的机架、秧盘组件以及播秧机构;所述秧盘组件包括两个相对且竖直设置的网格秧盘以及驱动网格秧盘定距下降的下移控制机构,所述播秧机构设置在所述两个网格秧盘之间;所述播秧机构包括顶秧组件、驱动顶秧组件作横向伸缩动作实现顶秧作业的横向伸缩捅秧联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顶秧组件在网格秧盘的网格之间作纵向水平往复运动的纵向位移联动机构,所述横向伸缩捅秧联动机构和纵向位移联动机构均与所述总动力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秧盘组件的两个网格秧盘之间,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横向伸缩捅秧联动机构的导动桥,所述导动桥沿纵向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导动桥的两端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横向伸缩捅秧联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导动桥上;所述顶秧组件设置在所述导动桥的下方。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横向伸缩捅秧联动机构包括伸缩动力轴以及双向往复驱动模组;其中,所述双向往复驱动模组包括两个框型驱动组件,每个框型驱动组件均包括安装框以及部分齿轮,所述安装框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下齿条和上齿条,所述部分齿轮设置在所述上齿条和下齿条之间,所述两个框型驱动组件的部分齿轮反向设置,所述两个框型驱动组件的部分齿轮均设置在所述伸缩动力轴上,所述伸缩动力轴与所述总动力机构连接;
所述顶秧组件包括两组顶秧针组件,该两组顶秧针组件背向设置,分别与所述秧盘组件的两个网格秧盘对应设置;每组顶秧针组件均包括多个顶秧针以及顶秧杆,所述多个顶秧针沿纵向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在所述顶秧杆上;所述两组顶秧针组件的两个顶秧杆,分别与所述两个框型驱动组件的下齿条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动桥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衔接架以及两个设置在所述两个衔接架之间的导向架,所述两个衔接架分别设置在秧盘组件的两个网格秧盘的内侧,每个导向架的横向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衔接架连接,所述两个框型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导向架上;每个导向架包括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导向板,所述上齿条和下齿条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两个导向板上,且所述上齿条和下齿条的端部之间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和导向架构成所述安装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9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