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甲基一乙醇胺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28034.7 | 申请日: | 2021-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2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锋;朱梦瑶;董菁;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13/02 | 分类号: | C07C213/02;C07C213/08;C07C215/12;C07C215/08;B01J31/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乙醇胺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N‑甲基一乙醇胺的制备方法。在负载型Cu催化剂的作用下,甲醛、氨气与乙醇发生反应,经减压精馏分离出产品,所使用的的负载型Cu催化剂,由含Cu化合物、配体和载体制备得到。所述催化剂采用氨基酸作为配体,氨基酸中的N、O与铜络合,增加了活性组分的活性,避免了与甲醛和氨气的络合,高效催化氨气与甲醛加成反应的中间体与乙醇发生偶联反应,且负载型Cu催化剂不易流失。避免了环氧乙烷法中二级加成反应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N-甲基一乙醇胺的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肌氨酸钠又名甲基氨基乙酸钠,是合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主要原料,主要应用于高级个人护理用品中,其优点是无刺激性,并且易于生物降解。同时肌氨酸钠也是合成肌酸的原料,肌酸是一种运动营养剂,可以用于营养补充、心脏病治疗,同时具备抗衰老、保健等功效。合成肌氨酸钠的主要方法有氯乙酸法、氢氰酸法和N-甲基一乙醇胺法。
N-甲基一乙醇胺是合成肌氨酸钠的重要中间体,目前在公开的专利、文献和厂家工业化的方法中,都是使用甲胺与环氧乙烷制备N-甲基一乙醇胺。在制备N-甲基一乙醇胺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二级加成生成二乙醇胺,副产较多,后处理分离较麻烦;同时环氧乙烷的闪点-17.7℃,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也有采用乙醇胺甲基化法制备N-甲基一乙醇胺,文献Asian Journal ofChemistry,2011,23,5411中介绍了一种在ZnCl2作用下乙醇胺与甲醛反应,在经NaBH4还原生成N-甲基一乙醇胺的方法,但是收率只有72%,且反应时间较长。文献Journal ofPhysical Organic Chemistry,1995,8,12中以改性II-β分子筛作为催化剂,用乙醇胺与甲基重氮盐制备N-甲基一乙醇胺,但是反应杂质较多,分离比较困难。专利CN103071534 B中介绍了一种PPh3/碱金属/Al2O3催化乙醇胺与甲醇制备N-甲基一乙醇胺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同时也会生成N,N-二甲基一乙醇胺,选择性和收率不高。
针对上述工艺中存在的不足,急需开发一种新型的合成N-甲基一乙醇胺的方法,克服现在生产上存在的副产多、后处理麻烦,产品选择性低,安全性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制备N-甲基一乙醇胺的新方法。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上述N-甲基一乙醇胺制备新方法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甲基一乙醇胺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在氢气氛围中将甲醛、氨气与乙醇发生加成偶联反应后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甲基一乙醇胺的方法。通过本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反应后处理操作步骤,并且避免了环氧乙烷的使用,降低了安全隐患;减少了三废的产生,同时减少了副产物的生成,降低了成本。并且该方法使用负载型Cu催化剂,易于分离,可以有效的减少反应后处理操作步骤,降低能耗,并且催化剂对环境友好,避免污染环境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N-甲基一乙醇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负载型Cu催化剂作用下,甲醛、氨气与乙醇发生加成偶联反应,得到其中间体N-羟甲基乙醇胺,具体反应路线如下:
(2)步骤(1)所得中间体N-羟甲基乙醇胺在氢气氛围中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甲基一乙醇胺,具体反应路线如下:
所述制备方法中,负载型Cu催化剂的用量,相对于甲醛为10-15wt%。
所述制备方法中,乙醇既是反应原料之一,又可作为反应溶剂,其用量在满足反应的消耗的前提下,能够使反应原料溶解为均相。
所述制备方法中,甲醛与氨气的摩尔比为1:1.1-1:1.5,优选1:1.2-1: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80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