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脊柱全内镜下椎间融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0100.6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3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姚益奇;姚柏艇;卓清山;张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4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全内镜下椎间 融合 系统 | ||
1.一种脊柱全内镜下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折叠的融合器主体(1)、手柄器械(2)、骨水泥注射组件(3)和骨泥注射组件(4);所述融合器主体(1)包括远端头(11)、球囊(12)和近端头(13);
所述融合器主体(1)在所述骨水泥注射组件(3)远端处的导丝(31)的作用下盘成预设形状,所述融合器主体(1)内注入骨水泥,凝固后稳定支撑椎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全内镜下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31)拥有弹性记忆变形能力,拉直后能恢复成预设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全内镜下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31)可以引导所述球囊(12)形成预设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全内镜下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水泥注射组件(3)还包括骨水泥外管(32)、骨水泥内管(33)、手柄连接头Ⅰ(34)、限位块Ⅲ(35)和骨水泥注射接头(36);所述骨水泥外管(32)远端与所述导丝(31)近端连接;所述骨水泥外管(32)和骨水泥内管(33)的侧壁均开设有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柱全内镜下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31)和骨水泥外管(32)外覆有一层光滑的、不与骨水泥反应的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柱全内镜下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撤离所述骨水泥组件(3)后融合器主体(1)内留有一完整的空腔通道,所述通道将骨泥输送到所述融合器主体(1)的中间空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全内镜下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1)截面为两边窄上下宽的形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全内镜下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12)在骨水泥填充注射时能够贴附软骨终版上的不规则形状,骨水泥固化后所述融合器主体(1)的抗移位能力大大增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全内镜下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头(13)的近端为一卡槽结构并于所述手柄器械(2)的内管(252)远端上的卡槽相配合,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1)与手柄器械(2)的连接与释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全内镜下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头(11)近端和导丝(31)远端为一配合的台阶结构,防止在释放所述融合器主体(1)进入椎间盘时,所述融合器主体(1)和导丝(31)的相对滑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01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