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收电池中电解液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19637.0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4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南俊民;马振;杨天翔;王文炼;孙晨昊;左晓希;肖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焕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电池 电解液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池电解液回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回收电池中电解液的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壳体、传送装置、加料装置、液化温控装置、气化温控装置、电解液接收装置、电池料接收装置、气体注入和储存装置以及气体循环装置。该装置和方法在处理过程中可以保持系统为封闭状态,可以洗涤出残留在电池固体废料中的电解液,防止其在电池回收过程中分解和产生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所回收的电解液还可提纯再利用,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电解液回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回收电池中电解液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为人类的“智能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除了便携式用电器中使用锂离子电池外,在电动汽车和电化学储能装置需求等的推动下,锂离子电池的产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预计在2015到2040年之间,单单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就将产生多达400万吨以上的废料。根据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废锂离子电池的处置是一个涉及材料再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在对废锂离子电池进行处置时,电池中含有的有机电解液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无论采用火法冶金使电解质锂盐和有机溶剂分解,或者水洗的方法直接除去电解液物质,都需要处理含氟、碳、氮和磷的废气或废水。电解液的分解产物可能会产生易燃和有毒的元素物质,如氟化氢、有机磷酸盐和烷基氟磷酸盐等,进入环境后会污染土壤、地下水和空气等。可见,废弃电池必须进行高效回收处理,回收处理关键是对电解液的处置方法。因此,开发不会产生废气和废液的处理方法,不仅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收电池中电解液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时为密封状态,解决有机电解液回收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可以洗涤出残留在电池固体废料上的电解液,防止其在电池回收过程中分解并产生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利用如上所述的回收电池中电解液的装置来回收电池中电解液的方法,所回收的电解液还可提纯再利用,节约成本。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回收电池中电解液的装置,包括:壳体、传送装置、加料装置、液化温控装置、淋洗装置、气化温控装置、电解液接收装置、电池料接收装置、气体注入和储存装置以及气体循环装置;
所述传送装置水平设置并将所述壳体分成上下两个部分;沿着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一端的上方设置所述加料装置,另一端的下方设置所述电池料接收装置;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加料口,所述加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加料口处;
所述液化温控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顶部;
所述淋洗装置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和液化温控装置之间;
所述电解液接收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底部,所述气化温控装置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和所述电解液接收装置之间;
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气体注入口和气体循环装置,所述气体注入和储存装置设置在所述气体注入口外部,并与注入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加料装置包括加料槽和设置在所述加料槽内部的加料推进器,所述加料槽的底部有密封性挡板。
优选地,所述加料推进器由轴杆和设置在所述轴杆上的扇叶组成。
优选地,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轴承和与轴承咬合的若干节传送带,每两节所传送带之间有缝隙,并且每节所述传送带具有向上凸起的弧度。
优选地,所述传送装置上方的淋洗装置的液化表面由若干个锥形组成。
更优选地,每个所述锥形的表面微观下具有线形定向排列的突起阵列以及一维的沟槽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96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