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差动减速箱及其肩肘一体化助力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3055.3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7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衍傧;黄沿江;黄狄伟;高婷钰;邢昕铨;何滢政;罗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7/08 | 分类号: | F16H37/08;F16H57/021;F16H57/023;F16H57/037;F16H57/04;F16H5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志亮 |
地址: | 5106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动 减速 及其 一体化 助力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差动减速箱及其肩肘一体化助力机构,差动减速箱,包括:驱动组件;第一传动齿轮,与驱动组件连接;复合齿轮,一侧设置为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的外齿轮,另一侧设置为行星架;行星齿轮系,设置在行星架内,包括太阳轮和行星轮,行星轮穿设有输出轴;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连接,第二传动齿轮穿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用于驱动太阳轮;通过第一传动齿轮分别与复合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连接,第二传动齿轮带动太阳轮转动,太阳轮带动行星轮转动,使其与复合齿轮共同组成差动轮系,最终通过输出轴输出转动力,由于复合齿轮的结构设计,使得整体传动更为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比范围大,传动效率高和工作平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差动减速箱及其肩肘一体化助力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助力机构大都缺乏主动助力功能,无法满足力量极为薄弱,难以通过被动助力方式实现助力的对象的需求。进一步的,现有的减速箱对于应用于可穿戴式的主动助力机构而言,其体积大,且过于沉重,维护困难,使得可用性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差动减速箱及其肩肘一体化助力机构,能够具有传动效率高和工作平稳等优点,且体积小,重量轻。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差动减速箱,包括:
驱动组件;
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复合齿轮,一侧设置为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的外齿轮,另一侧设置为行星架;
行星齿轮系,设置在所述行星架内,所述行星齿轮系包括太阳轮和至少一个行星轮,所述行星轮穿设有输出轴;
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穿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用于驱动所述太阳轮。
有益效果:此差动减速箱通过第一传动齿轮分别与复合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连接,第二传动齿轮带动太阳轮转动,太阳轮带动行星轮转动,使其与复合齿轮共同组成差动轮系,最终通过输出轴输出转动力,由于复合齿轮的结构设计,使得整体传动更为紧凑,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比范围大,传动效率高和工作平稳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差动减速箱,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通过惰轮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差动减速箱,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所述复合齿轮、所述太阳轮、所述行星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所述惰轮中的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轴承。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差动减速箱,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为抱闸电机。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差动减速箱,所述行星轮设置三个,各所述行星轮上分别穿设有输出轴。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差动减速箱,各所述输出轴上均设置有轴套。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差动减速箱,还包括箱体,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所述复合齿轮、所述行星齿轮系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上设有行星盖,所述行星盖的一侧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行星盖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的安装位。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差动减速箱,所述箱体具有流线型的外形轮廓。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差动减速箱,所述箱体上设有连接口和给油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肩肘一体化助力机构,包括:如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差动减速箱。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30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