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曲病菌人工接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6863.1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7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曹奎荣;陈婕;王晔青;王晖;孙祥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C12N1/14;C12N3/00 |
代理公司: | 徐州拉沃智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55 | 代理人: | 刘鹏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病菌 人工 接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曲病菌人工接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采集发病稻田稻曲球,分离纯化并通过液体培养得到菌丝+分生孢子混合液作为接种体备用;2)将水稻按常规播种时间往后推迟15天播种,移栽至水泥槽中;3)接种时间选择破口前3‑5天的傍晚进行,用手持喷雾器将接种混体进行喷雾接种,保证喷雾均匀,连续喷2天;4)接种后的植株用黑布遮阴2天,接种当晚不进行喷水保湿,次日开始定时喷雾保湿,2天后取下黑布正常光照,继续保持90%相对湿度直至破口后3天。本发明通过调节水稻播种时间,稳定诱发稻曲病,使发病率达80%以上;成本低、工作量较小、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对水稻发育影响小,适合批量的水稻品种稻曲病抗性鉴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和农业种植领域,具体为一种稻曲病菌人工接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稻曲病是由稻曲病菌引起的一种穗部真菌病害,近些年随着我国,不仅对水稻产量造成损失,而且可产生真菌毒素,威胁人畜健康,由于近些年耕作制度的变化和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的不断增加,稻曲病逐渐上升为主要病害。2019年,嘉兴发病最重的田块病穗率接近60%,产量损失约30%,选育抗病品种是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方法,然而由于稻曲病只在穗部发病,且发病条件相对苛刻。
目前室内人工注射接种可以较好的控制发病条件(申请号201110028735.1),但设备成本高且耗时耗力,不适合大批量种质抗病筛选。另有专利公开了一种通过田间撒施菌土(申请号201910776427.3)或稻曲球厚垣孢子喷雾(申请号201510836639.8)等进行稻曲病抗病测定的方法,该方法虽然可进行大批量抗性测定,但是发病率普遍较低,而且不同品种破口期不同,田间气候多变,发病率和抗性不一定完全相关。因此建立一套接种便利、结果高效稳定的稻曲病接种方法仍是现金稻曲病研究的重要任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稻曲病菌人工接种方法,进行批量的水稻材料的稻曲病抗性测定,解决了目前室内人工注射接种成本高、费时费力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大田接种发病率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稻曲病菌人工接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采集发病稻田稻曲球,分离纯化,并通过液体培养得到菌丝+分生孢子混合液,作为接种体备用;
2)将水稻按常规播种时间往后推迟15天播种,苗期进行常规水肥管理,移栽至水泥槽中,移栽前施三元复合肥20kg/667㎡、尿素10kg/667㎡,分蘖初期施肥磷肥15kg/667㎡、尿素10kg/667㎡,孕穗初期施肥钾肥5kg/667㎡、尿素10kg/667㎡;
3)接种时间选择破口前3-5天的傍晚进行,用1L的手持喷雾器将接种混体进行喷雾接种,保证喷雾均匀,连续喷2天;
4)接种后的植株用黑布遮阴2天,接种当晚不进行喷水保湿,次日开始定时喷雾保湿,保持相对湿度在95%以上,2天后取下黑布正常光照,继续保持90%相对湿度直至破口后3天,保持温度在24-32℃,温度过高时用遮阳网进行遮阳;
5)水稻黄熟期,稻曲病发病稳定,割下所有稻穗,统计接种穗发病率和病穗平均病粒数,调查发病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68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智能永磁多级离心泵
- 下一篇:数据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