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93046.0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9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厉国成;厉正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东县湘浙活性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354 | 分类号: | C01B32/354;C01B32/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王萌 |
地址: | 42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活性炭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活性炭润透处理:将活性炭先送入到等离子体箱内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处理功率为300‑500W,处理时间为20‑30min,处理结束,然后送入到润透剂内进行搅拌处理。本发明活性炭改性中先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提高其活性,便于后续改性,然后采用润透剂处理,润透剂采用改性硅灰石复配醋酸钠溶液等原料,提高改性硅灰石的针状穿透力,便于对其孔隙度进行穿透,方便后续的改性环糊精进入到空隙腔结构内,改性环糊精的环糊精本身外腔易与活性炭空隙腔结构,为环糊精的改进提供了有利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由煤通过粉碎、成型或用均匀的煤粒经炭化、活化生产。主要成分为碳,并含少量氧、氢、硫、氮、氯等元素。普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在500~1700m2/g间。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为用途极广的一种。活性炭是传统而现代的人造材料,又称碳分子筛。化学式:C。CAS:64365-11-3EINECS:264-846-4。煤质颗粒活性炭选用优质无烟煤为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精制而成,外观为黑色不定型颗粒。具有空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机械强度高,床层阻力小,化学稳定性能好,易再生,经久耐用等优点.
现有的活性炭专有性不强,对于二氧化硫类气体吸附效率差,基于此,需进一步的改进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活性炭润透处理:
将活性炭先送入到等离子体箱内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处理功率为300-500W,处理时间为20-30min,处理结束,然后送入到润透剂内进行搅拌处理,搅拌温度为65-75℃,搅拌时间为20-30min,搅拌转速为100-200r/min,搅拌结束,得到润透的活性炭;
步骤二:改性环糊精的制备:
将环糊精送入到质量分数10-20%的马来酸钠溶液中进行搅拌处理,搅拌充分,然后再加入环糊精总量20-30%的网状聚合料,然后送入到80℃的温度下反应40-50min,反应结束,得到改性环糊精;
步骤三:活性炭的改进处理:
S1:将润透的活性炭先采用改性环糊精进行喷涂处理,喷涂压力为1-10MPa,喷涂流速为1-2L/min;
S2:然后送入到蒸汽爆破箱内进行爆破处理,泄压压力为1MPa;
S3:随后再热活化处理,先以1-3℃/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210℃,保温10-20min,随后再继续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450℃,继续保温5-10min,最后自然冷却至120℃,备用;
S4:将备用的活性炭采用激光照射处理,激光功率为100-200W,照射时间为10-20min,得到改进的活性炭;
步骤四:保温保压处理:将改进的活性炭送入到保温保压内处理,处理结束,得到本发明的改性活性炭。
优选地,所述润透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浓度为5-10%的醋酸钠溶液送入到质量分数50%的海藻酸钠溶液中进行低速搅拌处理,搅拌转速为100r/min,搅拌时间为10-20min,然后再加入改性硅灰石,继续搅拌20-30min,得到润透剂。
优选地,所述改性硅灰石的改性方法为:将硅灰石送入到400-500℃下进行反应10-20min,反应结束,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送入到高锰酸钾溶液中静置20-30min,静置结束,水洗、干燥得到改性硅灰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东县湘浙活性炭有限公司,未经桂东县湘浙活性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3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卫车污水过滤二次利用装置
- 下一篇:后处理器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