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钙掺杂碳酸锰多模式疫苗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1060.7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02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华;薛巍;黄玲红;左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39 | 分类号: | A61K39/39;A61K47/02;A61K47/46;A61K3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瑜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碳酸 模式 疫苗 递送 系统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掺杂碳酸锰多模式疫苗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疫苗递送系统为利用钙掺杂碳酸锰微球负载李斯特菌溶血素O获得,其中,所述的钙掺杂碳酸锰微球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CaCl2水溶液和MnCl2水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聚苯乙烯磺酸钠,得到含PSS的CaCl2和MnCl2的混合液;(2)将聚苯乙烯磺酸钠加入到Na2CO3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后逐滴加入到含PSS的CaCl2和MnCl2的混合液中搅拌反应,得到钙掺杂碳酸锰微球。本发明构建的多模式肿瘤疫苗递送系统可隐藏LLO毒性,改善细胞免疫应答,在肿瘤疫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钙掺杂碳酸锰多模式疫苗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上取得的成功,肿瘤疫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接种肿瘤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肿瘤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最终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直接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然而,仅使用肿瘤抗原很难实现该目的。诱导肿瘤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主要依靠疫苗佐剂,直接刺激免疫系统,或依靠智能递送系统来智能地引发肿瘤抗原的溶酶体逃逸和交叉递呈。因此,构建多模式疫苗递送系统成为首选,其不仅可以充当疫苗佐剂,而且还能以期望的方式递送肿瘤抗原,但目前满足多模式要求的材料很少。
李斯特菌溶血素O(LLO)不仅是优秀的疫苗佐剂,而且还可促进肿瘤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LLO是由李斯特菌分泌的一种毒力蛋白,通过结合胆固醇分子来破坏细胞膜,这种特性使LLO具备溶酶体逃逸和将生物活性物质进行胞浆递送的潜能。有研究表明含LLO的脂质体可促进肿瘤抗原OVA逃逸进入细胞质,诱导细胞免疫反应,显著提高OVA特异性CTL活性。因此,具有多种功能的LLO适用于构建多模式疫苗递送系统,促进抗原交叉递呈,诱导细胞免疫应答。但LLO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这限制了其在生物疫苗中的应用。
多功能MnCO3微球是理想的载体材料,具有构建多模式肿瘤疫苗递送系统的理想性能。首先,Mn2+近期首次被发现在机体抵抗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并特异性提高了动物对DNA病毒的敏感性。病原体入侵后,Mn2+将释放到细胞质中,触发信号转导,继而诱导抗DNA病毒反应。其次,Mn2+具有良好的肿瘤免疫监视作用,能够促进CD8+T细胞的增殖与肿瘤浸润,杀伤肿瘤细胞。这些研究的发现激发了人们对于含锰材料用作疫苗佐剂的强烈兴趣。此外,Mn2+在癌症诊断中也广泛用于MRI成像。总的来说,pH敏感、可生物降解的MnCO3微球似乎是一种构建多模式疫苗递送系统的首选材料,该系统不仅可以提供Mn2+佐剂,而且还可以递送抗原至APCs细胞质中。但我们发现MnCO3微球易碎,表面光滑,限制了其抗原负载能力。至今尚无MnCO3作为疫苗佐剂或载体的相关报道。因此,提升MnCO3微球的稳定性及抗原负载能力,并利用其构建多模式疫苗递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钙掺杂碳酸锰多模式疫苗递送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钙掺杂碳酸锰多模式疫苗递送系统在制备疫苗免疫佐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钙掺杂碳酸锰多模式疫苗递送系统作为疫苗免疫佐剂在制备疫苗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钙掺杂碳酸锰多模式疫苗递送系统,为利用钙掺杂碳酸锰微球(Ca@MnCO3)负载李斯特菌溶血素O(LLO)获得;其中,所述的钙掺杂碳酸锰微球(Ca@MnCO3)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10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