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猕猴桃芦苇菇套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7910.6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3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蔡婧;肖涛;李军;刘志培;刘杰;王华玲;李世华;肖丽丽;肖艳;刘涛;罗义;李扬;张九玲;田继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8/00;A01G18/20;A01G18/4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 代理人: | 李晓贝;李佳怡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猕猴桃 芦苇 套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猕猴桃芦苇菇套种的方法,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猕猴桃园的选择;选择树龄4‑5年以上,使用“T”型架的猕猴桃园,种植方向为南北向;步骤S2.菌种制作;利用猕猴桃生产下脚料进行培养基质制作,灭菌后无菌接种,25℃暗光培养;步骤S3.建堆发酵;3月上旬猕猴桃萌芽期进行花腐病药剂防治,3月中旬在猕猴桃种植区,行间进行建堆发酵;步骤S4.铺设菌床;步骤S5.出菇管理。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猕猴桃园的场地,不需要对猕猴桃园进行改造,同时将猕猴桃所剩枝条进行了充分利用,亩消耗猕猴桃枝近1万斤,提高了猕猴桃种植的整体效益,生态效益显著,且所种芦苇菇产量与利用芦苇种植的芦苇菇产量相差不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猕猴桃芦苇菇套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Agrocybepraecox是一种田头菇,其主要产地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因其以芦苇为栽培原料,故称为芦苇菇。芦苇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高钾低钠的食用菌。目前芦苇菇的栽培原料较为单一,这也限制了芦苇菇的扩大推广。
猕猴桃修枝后,大量的果树枝条如处理不当会增加果园病虫害的发生,目前主要的处理手段仍是烧掉,不但污染环境,同时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猕猴桃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是制约猕猴桃果品品质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因素。因此利用芦苇菇与猕猴桃套种,研究一种利用猕猴桃枝,并可提高猕猴桃园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套种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专利文件《利用玉米酸浆废水改良猕猴桃土壤并套种食用菌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710872785.5)公开了一种利用玉米酸浆废水改良大球盖菇培养基pH基质条件并套种食用菌的方法,充分利用猕猴桃树枝屑、农作物秸秆、玉米淀粉废水为原料,综合利用果枝、秸秆、废水三废物生产大球盖菇,提高了生物转化率,为果农、粮农、企业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专利文件《一种猕猴桃园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610636143.0)公开了一种套种方法,充分利用猕猴桃树枝屑、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综合利用果枝、秸秆、薯蓣皂素酸性废渣废水三废物生产大球盖菇,提高了生物转化率,为果农、粮农、企业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但是,上述方案的食用菌与本申请中芦苇菇的种类不同,并不能直接应用于芦苇菇,由于芦苇菇的出菇温度比上述文件的大球盖菇等食用菌要高,属于中温品种,利用上述文件的技术方案并不能实现芦苇菇与猕猴桃的套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猕猴桃芦苇菇套种的方法,相对于常规种植方法,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猕猴桃园的场地,不需要对猕猴桃园进行改造,同时将猕猴桃所剩枝条进行了充分利用,亩消耗猕猴桃枝近1万斤,提高了猕猴桃种植的整体效益,生态效益显著,且所种芦苇菇产量与利用芦苇种植的芦苇菇产量相差不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猕猴桃芦苇菇套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猕猴桃园的选择;选择树龄4-5年以上,使用“T”型架的猕猴桃园,种植方向为南北向;步骤S2.菌种制作;利用猕猴桃生产下脚料进行培养基质制作,灭菌后无菌接种,25℃暗光培养;步骤S3.建堆发酵;3月上旬猕猴桃萌芽期进行花腐病药剂防治,3月中旬在猕猴桃种植区,行间进行建堆发酵;步骤S4.铺设菌床;步骤S5.出菇管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2中,所述培养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猕猴桃枝渣80份、石膏1份、麸皮19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2中,所述猕猴桃枝渣为上年冬季猕猴桃种植修枝所得农业下脚料,粉碎成4-6cm长,0.5-0.7cm厚的木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2中,所述培养基质含水量60%,装于17cm×35cm×0.05cm的聚丙烯袋装料内,从袋口向培养料中心打孔,封口后121℃灭菌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农业科学院,未经十堰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79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