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综合考虑小汽车和公共交通运行的交通拥堵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5158.1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8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谢林华;张福勇;李寿生;俞斌;樊嘉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志辉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考虑 小汽车 公共交通 运行 交通 拥堵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考虑小汽车和公共交通运行的交通拥堵分析方法、装置及介质的技术方案,包括:对分析区域内机动车运行产生的GPS数据和载客人数进行采集;对采集的GPS数据中进行预处理;将拓扑路网和机动车GPS数据进行地图匹配;根据地图匹配结果对路段小汽车指数及公交指数进行计算;根据每条道路小汽车和公交的载客量,对小汽车指数和公交指数进行加权处理,综合计算城市交通拥堵指数,得到交通拥堵分析结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现有道路交通拥堵评价指标体系片面考虑小汽车交通、缺乏考虑公共交通的情况的问题,为交通综合治理和公交优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规划与运输、计算机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综合考虑小汽车和公共交通运行的交通拥堵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首要环节是准确认识交通拥堵状况,而交通拥堵指数分是认识交通拥堵的重要参考指标。道路交通拥堵其实质是居民利用道路交通工具出行过程中引起的时间延误情况,其评价模型是建立交通拥堵状态与道路交通运行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或物理关系,用量化方法表达道路交通运行拥堵程度,是道路交通状态的数字化表达。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多个大城市在交通拥堵指数方面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适合本城市自身实际的交通拥堵指数,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国内外对交通拥堵评价指标的计算主要基于路段速度、道路交通密度、交通量、出行时间和交通延误等方面。现有的各类型交通拥堵评价指标大都表征道路上小汽车的运行状态,无法准确度量常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运行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综合考虑小汽车和公共交通运行的交通拥堵分析方法、装置及介质,解决了现有道路交通拥堵评价指标体系片面考虑小汽车交通、缺乏考虑公共交通的情况的问题,为交通综合治理和公交优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综合考虑小汽车和公共交通运行的交通拥堵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对分析区域内机动车运行产生的GPS数据和载客人数进行采集;S200,对采集的所述GPS数据中进行预处理;S300,将拓扑路网和机动车所述GPS数据进行地图匹配;S400,根据地图匹配结果对路段小汽车指数及公交指数进行计算;S500,根据每条道路小汽车和公交的载客量,对所述小汽车指数和所述公交指数进行加权处理,综合计算城市交通拥堵指数,得到交通拥堵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的综合考虑小汽车和公共交通运行的交通拥堵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0包括:采集数据为分析区域的路网内机动车运行时产生的所有所述GPS数据以及机动车实际载客人数;机动车根据车辆核载人数划分为小汽车和公共交通,其中小汽车为私家车、出租车等7座及7座以下车辆,公共交通为常规公交、客运巴士等8座及8座以上的车辆。
根据所述的综合考虑小汽车和公共交通运行的交通拥堵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实际载客人数通过对每条道路每个时段的实际载客人数进行统计,其中统计方法为实时采集和查询。
根据所述的综合考虑小汽车和公共交通运行的交通拥堵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00包括以下步骤:对机动车的所述GPS数据格式进行对应地读取和解析;对机动车的所述GPS数据中错误数据进行对应地识别与剔除;对机动车的所述GPS数据中无效数据进行剔除;基于拓扑路网和机动车的所述GPS数据进行地图匹配,其中机动车包括私家车、出租车、常规公交及客运大巴车。
根据所述的综合考虑小汽车和公共交通运行的交通拥堵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00包括以下步骤:将拓扑路网和所述GPS数据统一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将机动车的GPS轨迹点与拓扑路网进行匹配,确定每个机动车GPS轨迹点归属路段,所用匹配方法为最短距离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51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气爆炸实验装置
- 下一篇:安全壳内堆芯余热导出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