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新能源电动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能的车辆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3938.2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8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常江雪;白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K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赵艳 |
地址: | 211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新能源 电动汽车 侧面 碰撞 安全 性能 车辆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新能源电动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能的车辆结构,包括车辆底盘,车辆底盘包括地盘底板和对称设置于地盘底板上的地盘侧板,地盘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池组的电池安装仓,地盘侧板之间对称设置有主支撑组件,地盘侧板与电池安装仓之间还对称设置有副支撑组件,电池安装仓底部与地盘底板之间设置有保护机构,保护机构被装配用于在电池安装仓受横向作用力时使其向另一侧活动并将作用力缓冲。该提高新能源电动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能的车辆结构,通过主支撑组件和副支撑组件将碰撞作用力多次缓冲,并通过副支撑组件将破损的零件挡住,同时可以通过保护机构使电池安装仓向受碰撞的另一方向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碰撞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新能源电动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能的车辆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多为电能驱动,因此内部会设置有电池组,但是电池组在受到碰撞挤压时,很容易在破裂的情况下出现爆燃现象,非常的危险。
现有的防护机构在受到碰撞时,虽然可以将碰撞作用力缓冲一部分,但是一部分冲击力还是不可避免地作用于电池组上,且吸能溃缩的零件也会对电池造成损伤,使电池表面破损,导致电池起火爆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新能源电动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能的车辆结构,用于在电池组受碰撞时,将碰撞作用力多次缓冲,并防止破损的零件对电池组造成损伤,同时在电池组所受冲击力过大时,使电池组在冲击力作用力向受碰撞的另一方向活动,进一步缓冲作用力的同时也对电池组进行保护,防止车体破损的零件对电池组造成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新能源电动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能的车辆结构,包括车辆底盘,所述车辆底盘包括地盘底板和对称设置于所述地盘底板上的地盘侧板,所述地盘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池组的电池安装仓,所述地盘侧板之间对称设置有主支撑组件,所述地盘侧板与所述电池安装仓之间还对称设置有副支撑组件,所述电池安装仓底部与所述地盘底板之间设置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被装配用于在所述电池安装仓受横向作用力时使其向另一侧活动并将作用力缓冲。
优选的,所述主支撑组件包括主支撑垫板、支撑安装座、缓冲柱和缓冲杆,所述主支撑垫板对称设置于两个所述地盘侧板相邻一侧的侧边处,所述支撑安装座对称设置于所述地盘底板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所述主支撑垫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缓冲柱设置于所述支撑安装座上,所述缓冲柱为中空结构,所述缓冲杆对称设置于所述缓冲柱的两端,所述缓冲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支撑垫板上。
优选的,所述主支撑组件还包括缓冲块、缓冲定位块和保护环,所述缓冲块设置于所述缓冲杆延伸至所述缓冲柱内部的端口上,所述缓冲定位块设置于所述缓冲柱内部,且贴合连接于所述缓冲块,所述保护环设置于所述缓冲定位块的外壁与所述缓冲柱的内壁之间,并被装配用于使所述缓冲定位块保持固定状态。
优选的,所述主支撑组件还包括橡胶圈和缓冲弹性件,所述橡胶圈设置于所述缓冲块远离于所述缓冲定位块的一侧,并贴合连接于所述缓冲柱的内壁上,所述缓冲弹性件设置于两个所述缓冲定位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副支撑组件包括中支撑垫板和中缓冲垫,所述中支撑垫板对称设置于两个所述地盘侧板相邻一侧的中部,所述中缓冲垫对称设置于所述中支撑垫板远离于所述地盘侧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副支撑组件还包括侧支撑垫板、侧缓冲垫和辅助支撑垫板,所述侧支撑垫板设置于所述中缓冲垫远离于所述中支撑垫板的一侧,所述侧缓冲垫对称设置于所述侧支撑垫板远离于所述中缓冲垫的一侧,所述辅助支撑垫板设置于所述侧缓冲垫远离于所述侧支撑垫板的一侧,所述辅助支撑垫板的另一侧连接于电池安装仓的相邻于所述地盘侧板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39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