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合物物性测试一维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0537.1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3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公彬;蒋宇静;纳赛尔·戈尔萨纳米;张瑞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2 | 分类号: | G01N3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李瑞雨 |
地址: | 26659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合物 物性 测试 试验装置 | ||
1.一种水合物物性测试一维试验装置,包括低温恒温箱和设置在所述低温恒温箱内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试样本体、出砂可视模块和底座(1);
所述试样本体包括轴向加载模块、试样生成模块和模拟开采降压模块;
所述试样生成模块内设置有水饱和骨架材料(2),所述试样生成模块上设置有若干传感器接口(3);所述轴向加载模块用于对所述水饱和骨架材料(2)施加轴向压力;所述水饱和骨架材料(2)可从所述模拟开采降压模块排出;所述出砂可视模块用于观测所述水饱和骨架材料(2)的流出量;所述轴向加载模块和所述模拟开采降压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试样生成模块两端;所述轴向加载模块、试样生成模块和模拟开采降压模块设置在所述出砂可视模块内,所述轴向加载模块、试样生成模块、模拟开采降压模块和出砂可视模块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出砂可视模块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顶面;
所述试样生成模块包括筒体(4)和压帽(5);
所述压帽(5)与所述筒体(4)的一端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压帽(5)与所述模拟开采降压模块连接,所述筒体(4)的另一端与所述轴向加载模块连接;若干所述传感器接口(3)等间距开设在所述筒体(4)外壁上;
所述轴向加载模块包括轴压活塞(6)、轴压压帽(7)、压头(8)、轴压筒(9)、密封套(10)和挡砂板(11);
所述轴压筒(9)的一端内壁与所述筒体(4)另一端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轴压筒(9)的另一端与所述轴压压帽(7)可拆卸连接,所述压头(8)设置在所述轴压筒(9)内,所述密封套(10)外壁分别与所述筒体(4)内壁和轴压筒(9)内壁抵接,所述压头(8)一端位于所述筒体(4)内,且与所述筒体(4)内壁抵接,所述压头(8)的另一端开设有插接孔,所述轴压活塞(6)一端贯穿所述轴压压帽(7)端面且与所述插接孔内壁抵接,所述密封套(10)套设在所述压头(8)外壁上,所述轴压活塞(6)和所述压头(8)开设有连通的第一通孔(12);所述挡砂板(11)与所述压头(8)侧面固接;
所述模拟开采降压模块包括堵头(19)、调节片(20)和变径压帽(21);
所述堵头(19)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筒体(4)内,且所述堵头(19)与所述筒体(4)内壁之间设置有孔用弹性挡圈(22),所述堵头(19)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压帽(5)且套设有所述变径压帽(21),所述调节片(20)设置在所述变径压帽(21)与所述堵头(19)之间,所述堵头(19)、调节片(20)和变径压帽(21)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通孔(23),所述堵头(19)与所述变径压帽(21)之间设置有第七O型圈(24),所述堵头(19)靠近所述压帽(5)端面处外壁套设有轴用弹性挡圈(25);
所述出砂可视模块包括视窗压帽(26)、环形垫圈(27)、环形垫片(28)、密封垫片(29)、视窗玻璃(30)、主体(31)、第八O型圈(32)、第九O型圈(33)和接头(34);
所述主体(31)设置为筒状结构,所述主体(31)的底部外壁与所述底座(1)顶面固接,所述视窗压帽(26)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所述主体(31)的两端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主体(31)内壁两端分别开设有环形卡接槽,所述环形卡接槽内壁固接有环形垫圈(27),所述视窗玻璃(30)设置为圆柱结构,所述视窗玻璃(30)的周面与所述环形垫圈(27)内壁抵接,所述第八O型圈(32)设置在所述视窗玻璃(30)与所述环形垫圈(27)之间,所述环形垫片(28)与所述视窗玻璃(30)一侧抵接,所述密封垫片(29)设置在所述视窗玻璃(30)另一侧与所述视窗压帽(26)之间,所述接头(34)设置有两个,且关于所述主体(31)轴线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31)周壁上,所述接头(34)为筒状结构,所述接头(34)连通所述主体(31)内腔,两所述接头分别与所述轴向加载模块和所述模拟开采降压模块连接,所述第九O型圈(33)设置在所述接头(34)与所述主体(31)内壁之间;
所述传感器接口(3)分别插接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电阻加热器;
第二试样生成模块,所述第二试样生成模块包括玻璃筒体(35)、左端盖(36)、右端盖(37)和锁紧杆(38);所述左端盖(36)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玻璃筒体(35)内腔的一端,且与所述玻璃筒体(35)内壁抵接,所述右端盖(37)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玻璃筒体(35)内腔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玻璃筒体(35)内壁抵接,所述锁紧杆(38)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锁紧杆(38)绕所述玻璃筒体(35)中心线周向阵列设置,且所述锁紧杆(38)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左端盖(36)和所述右端盖(37),所述锁紧杆(38)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左端盖(36)和所述右端盖(37)中心均开设有调节孔,所述玻璃筒体(35)内设置有所述水饱和骨架材料(2),所述左端盖(36)和所述右端盖(37)与所述玻璃筒体(35)内壁抵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05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矿坑水换热的井下换热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线束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