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光催化材料硫化锡/硫掺杂聚酰亚胺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9944.0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9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马成海;杨长青;张媛媛;王嘉蔚;杨躜;周莲;姜明宇;熊浏瑞;廖文惠;洛治昂;朱美潼;李彬豪;孟伟;马秀梅;卫泓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6 | 分类号: | B01J31/26;B01J31/06;C01B3/04;C02F1/3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西宁工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3102 | 代理人: | 王闪闪 |
地址: | 810016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光催化 材料 硫化 掺杂 聚酰亚胺 制备 方法 | ||
一种复合光催化材料硫化锡/硫掺杂聚酰亚胺及制备方法,涉及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首先将无机单质升华硫和均苯四甲酸酐、三聚氰胺采用固相热法制成SPI,然后将结晶四氯化锡水溶液和硫代乙酰胺水溶液采用原位结晶生长法滴加进入SPI水溶液中,搅拌并加以在反应釜中热聚合以此制得硫化锡量子点/硫掺杂π‑共轭聚酰亚胺复合催化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简单的反应物和制备方法得到具有可见光吸收性能的有机光催化材料,能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分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对于利用西北地区丰富太阳能资源净化环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硫化锡量子点/硫掺杂π-共轭聚酰亚胺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今社会中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匮乏问题日益突出。光催化技术可以将水中有机污染物分解利用,或者利用太阳光将水分解成清洁能源氢气,制造氢能,并且在分解过程中没有新污染。因此,开发能够利用太阳光的新型光催化材料来净化环境或者进行清洁能源的生产已经成为当今新型材料研究的热点。
半导体材料拥有独特的能带结构,包括价带(VB)和导带(CB),VB和CB之间的能级差叫做禁带宽度(带隙),禁带宽度表示了光谱的响应范围。禁带宽度窄,响应范围大,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太阳光。光催化材料在光的作用下,价带和导带分别产生氧化性和还原性:当hv=Eg时,VB上的电子吸收能量跃迁到CB上形成光生电子,VB上的空穴与CB上的光生电子形成光生电子—空穴对。其中光生电子具有强还原性,空穴具有强氧化性。由此,光催化材料才可以发生反应。因此,如何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对的产生率和降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光催化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光催化材料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硫化锡量子点/硫掺杂π-共轭聚酰亚胺复合光催化材料,得到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效果好的新型光催化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光催化材料硫化锡量子点/硫掺杂聚酰亚胺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合成SPI:将1.0份三聚氰胺、1.70份均苯四甲酸酐、0.90份升华硫混合均匀,充分研磨;研磨20-40min直至将混合物质磨至粉末状且无磨砂感;置入加盖的舟型的瓷坩埚中,将盖子半盖以形成半封闭的系统;
将瓷坩埚置入管式炉中,升温进行固相热聚合反应,降温后得到淡黄色的粉末状固体。
第二步,制备硫化锡量子点/硫掺杂π-共轭聚酰亚胺:称取0.85-1份SPI、0.0192-0.2876份结晶四氯化锡、0.0166-0.2465份硫代乙酰胺分别置于适宜的三个烧杯中,向SPI烧杯中加入40倍于SPI重量的去离子水,其余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倍于SPI重量的去离子水;轻微震荡,使药品完全溶解;打开磁力搅拌器进行磁力搅拌,同时用两个注射器分别同时注入硫代乙酰胺和结晶四氯化锡溶液,逐滴加入,使三者完全混合,并确保硫代乙酰胺和结晶四氯化锡能够充分且快速的反应;
搅拌至溶液呈粘糊状停止搅拌,取出转子后将烧杯用封口膜进行密封,放置在30℃,80Hz的条件下超声15 min;取出,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恒温干燥箱中进行溶剂热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倒掉上清液,将反应釜内衬放入70℃的烘箱中烘10-12h,直至烘干;得到深黄色固体研磨均匀,放入离心管中用去离子水洗涤两次,放入离心机离心,倒掉上清液,放入80℃烘箱中干燥。
所述的固相热聚合反应具体为:温度以7℃/min的升温速率升至325℃,在325℃高温恒温焙烧4h,然后同样以7℃/min降温速率降至室温。
所述硫代乙酰胺和结晶四氯化锡溶液需采用原位结晶生长法逐滴加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大学,未经青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9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