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锌固废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7217.0 | 申请日: | 2021-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2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许良;彭思尧;吴卫国;陈霞;张阁;宋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9/30 | 分类号: | C22B19/30;C22B19/20;C22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曲进华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锌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锌固废处理方法及系统,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含锌固废、熔剂及还原剂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含锌固废、熔剂及还原剂进行熔化,以便得到第一熔渣和第一烟气,在还原气氛下对第一熔渣进行还原熔炼,以便得到第二熔渣和含锌烟气,或金属合金和含锌烟气,或锍和含锌烟气,对含锌烟气进行降温或氧化处理,以便得到含锌产物,包括锌粉、锌液或氧化锌中任意一种。本发明的含锌固废处理方法,工艺流程简短,相关配套少,占地少和投资成本,减少还原剂和燃料的使用,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锌固废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有色冶炼行业和钢铁行业产出的含锌固废,除价值高的部分固废可以在铅、铜等行业协同利用以外。大多数的铁钒渣、针铁矿渣、硫渣、铅银渣等,都采用堆存的形式处理,然而长期堆存会污染地下水源。
相关技术中对含锌固废大多采用湿法处理或火法处理,然而湿法处理的工艺存在流程比较长、试剂消耗较大、杂质氯影响生产、回收率不高。而火法处理存在能耗高、劳动强度大,作业率低、烟气量大、碳排放量大等问题。挥发窑工艺不仅需要消耗碎焦,成本高,而且窑渣一般不能直接应用到其他行业,还需要堆存或进一步回收碳和铁。
目前,国家加快实施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纺织、造纸、皮革等行业绿色化改造。推行产品绿色设计,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相关技术中,提出了采用氧气底吹炉高比例协同处理锌浸出渣,该方法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基本可以利用铅冶炼系统协同处理。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发现,该相关技术对物料的成分和数量有严格的要求,只能处理有价金属高的固废。
相关技术中,提出了采用一种富氧侧吹炉处理锌浸出渣的冶炼方法。利用碎煤作为还原剂,与锌浸出渣计量配比后加入到富氧侧吹炉中进行熔炼和烟化,最终获得烟尘、和含银粗铅或含银冰铜。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发现该相关技术,烟气量和烟气成分的波动都较大,除了混合搭配处理意外,单独的烟气处理系统较为复杂,熔炼需要特定的渣型,熔剂率较高。
相关技术中,提出一种钢厂脱锌炉共处理含锌浸出渣的方法,利用钢厂的粉尘处理的转底炉、回转窑等设备,共处理含锌浸出渣,解决了有色、化工等行业产生的含锌浸出渣或含锌电镀污泥等二次污染难题。但由于新浸出渣和钢厂粉尘成分和性质差别较大,为了不影响钢厂生产要求,含锌浸出渣配入量占钢厂粉尘质量仅0.5%~2%。实际生产过程中面临生产指标不稳定的困难。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含锌固废处理方法,配套设备投入少,降低设备投入成本和占地面积,还可对多种类型的含锌固废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含锌固废处理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含锌固废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锌固废、熔剂及还原剂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含锌固废、熔剂及还原剂进行熔化,以便得到第一熔渣和第一烟气;在还原气氛下对第一熔渣进行还原熔炼,以便得到第二熔渣和含锌烟气,或第二熔渣、金属合金和含锌烟气,或第二熔渣、锍和含锌烟气;对含锌烟气进行降温或氧化处理,以便得到含锌产物,包括锌粉、锌液或氧化锌中任意一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含锌固废处理方法,工艺流程简短,相关配套少,占地少和投资成本,减少还原剂和燃料的使用,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7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