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迁车台对轨方法、装置、迁车台对轨系统与轨道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6230.4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9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厉高;张其虎;赖天伦;宋程;孙丽伟;金嘉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00 | 分类号: | B61L23/00;B61J1/10;G06K9/00;G06T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霍文娟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迁车台 方法 装置 系统 轨道 车辆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迁车台对轨方法、装置、迁车台对轨系统与轨道车辆。该方法包括:获取地面轨道的位置;获取迁车台轨道与地面轨道之间的距离;根据地面轨道的位置和距离,将地面轨道与迁车台轨道对齐。本方案实现了地面轨道与迁车台轨道的精准对齐,且无需人工参与就实现了地面轨道与迁车台轨道的精准对齐,简化了操作,提升了效率,无需电机频繁启动避免了迁车台电机过多磨损,不易出错、无安全隐患,有利于工厂数字化建设。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迁车台对轨方法、装置、迁车台对轨系统、轨道车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处理器。
背景技术
迁车台常用于对轨道车辆的牵引,一般的工作流程为:迁车台移动至对应车间轨道,待迁车台轨道与地面轨道对齐后,公铁两用车将位于车间股道的列车移动至迁车台上,然后手动控制迁车台电机通断,移动迁车台横向移动至指定轨道,然后公铁两用车将车辆牵引至车间股道。现有技术中,迁车台轨道定位对齐过程主要依靠人工进行,需要在迁车台四角位置处各站立一名工作人员,人工确认迁车台轨道是否对准地面轨道,在对齐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调整,效率低下,完成一次对齐大概需要花费10分钟。人工对轨存在显著的缺陷,迁车台经常出现迁车不到位或迁过头的情况,经常需要多次对轨操作,运行人员稍不留心,就会造成电机反复启动,影响效率。
此种迁车台对齐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人工工作量大,对工人的判断能力提出一定要求;
2、电机频繁启动,迁车台电机磨损增加;
3、由于人工作业,双眼紧盯股道,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4、工作过程缺少数字化记录,不利于工厂数字化建设。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迁车台对轨方法、装置、迁车台对轨系统、轨道车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处理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迁车台轨道与地面轨道对齐方法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迁车台对轨方法,包括:获取地面轨道的位置;获取迁车台轨道与所述地面轨道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地面轨道的位置和所述距离,将所述地面轨道与所述迁车台轨道对齐。
进一步地,获取地面轨道的位置,包括:获取所述地面轨道的图像数据;从所述图像数据中识别出所述地面轨道的编号;根据所述编号确定所述地面轨道的位置。
进一步地,从所述图像数据中识别出所述地面轨道的编号,包括: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二值化图像;对所述二值化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和字符识别,得到所述编号。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地面轨道的位置和所述距离,将所述地面轨道与所述迁车台轨道对齐,包括:根据所述地面轨道的位置和所述距离,驱动迁车台移动以使所述迁车台轨道靠近所述地面轨道;在所述迁车台轨道与所述地面轨道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的情况下,对齐所述地面轨道与所述迁车台轨道。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迁车台对轨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地面轨道的位置;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迁车台轨道与所述地面轨道之间的距离;对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地面轨道的位置和所述距离,将所述地面轨道与所述迁车台轨道对齐。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迁车台对轨系统,包括:图像识别装置,用于获取地面轨道的位置;测距装置,用于获取迁车台轨道与所述地面轨道之间的距离;迁车台运动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图像识别装置和所述测距装置通信,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和所述距离,将所述地面轨道与所述迁车台轨道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识别装置包括工业相机,所述工业相机用于获取所述地面轨道的图像数据。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采用任意一种所述的方法将轨道车辆迁移至地面轨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62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