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铁安全门精确复位以兼容多车型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3044.5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9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候红磊;花家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浔沣轨道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02 | 分类号: | B61B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潘真仁 |
地址: | 510900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门 精确 复位 兼容 车型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高铁安全门精确复位以兼容多车型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系统、高铁安全门集成。高铁安全门集成包括多个高铁单元安全门结构。高铁单元安全门结构包括第一导轨、两扇移动门和驱动装置,两扇移动门均与第一导轨活动配合。两扇移动门伸缩连接,驱动装置与移动门驱动连接。相邻两个高铁单元安全门结构上相互抵接的两个移动门构成开合左右门。步骤1:控制系统对驱动装置进行控制,以使驱动装置驱使高铁安全门集成复位至初始位置。步骤2:通过驱动装置驱使高铁安全门集成移动,以使各高铁单元安全门结构的两扇移动门移动至标的位置,并使开合左右门与列车的车门对应。上一辆列车出站之后,下一辆列车进站前,高铁安全门集成都位于初始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站台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铁安全门精确复位以兼容多车型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站台门包括全高门和半高门。全高门又名屏蔽门,半高门又名安全门。目前,全世界的高铁站台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其主要原因在于,高铁站台在不同时段经过的车型有动车、轻轨和高铁,不同类型的铁轨列车之间的车门间距不同,因而不宜像地铁一样在高铁站台上设置屏蔽门。如此,导致目前的高铁站台依然存在以下缺陷:
1、虽然可以先安排列车进站,然后安排乘客进入高铁站台,即通过时间的控制降低安全隐患,但这样操作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浪费高铁站台的空间。
2、某些铁轨列车不停站且高速通过时,与高铁站台之间的间距较近,对高铁站台上的乘客的构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3、当然,如果非要直接在高铁站台上设置高铁安全门,该设置为何种结构,以及如何控制高铁安全门的运作,使其既能适用于实践,又便于实际控制是目前优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铁安全门精确复位以兼容多车型的控制方法,其不仅提供了适用于高铁站台的高铁安全门集成,而且提供了便于控制高铁安全门运作以使其兼容多种车型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高铁安全门精确复位以兼容多车型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的高铁安全门集成;所述高铁安全门集成包括多个高铁单元安全门结构,多个所述高铁单元安全门结构首尾连接以形成线性结构;
所述高铁单元安全门结构包括第一导轨、两扇移动门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导轨沿水平方向延伸,两扇所述移动门均与所述第一导轨活动配合并受所述第一导轨承托,以使各所述移动门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两扇所述移动门伸缩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移动门驱动连接,以使两扇所述移动门能够相互远离以增长所述高铁单元安全门结构的水平长度,以及能够相互靠近以缩短所述高铁单元安全门结构的水平长度;
相邻两个所述高铁单元安全门结构上相互抵接的两个移动门构成开合左右门,所述开合左右门对应于列车的车门;
所述高铁安全门精确复位以兼容多车型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控制系统对所述驱动装置进行控制,以使所述驱动装置驱使高铁安全门集成复位至初始位置;
步骤2:通过驱动装置驱使所述高铁安全门集成移动,以使各所述高铁单元安全门结构的两扇移动门移动至标的位置,并使得开合左右门与列车的车门对应。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在列车进站前,所述控制系统已经接收了列车的类型,如果当前准备进站的列车类型与前一辆列车类型一致,则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所述高铁安全门集成保持当前位置;或可以控制所述高铁安全门集成先复位至初始位置,再执行步骤2。
进一步地,所述高铁安全门精确复位以兼容多车型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0:将高铁安全门集成的初始位置设定为对应于特定类型列车,在当天或标定时间段内,所述特定类型列车的车次量比其他类型列车的车次量更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浔沣轨道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浔沣轨道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30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器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PVB包覆纳米晶玻璃薄膜的制备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