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基复合镀层的节能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1805.3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9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华;崔砚伟;付文清;曹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5/00 | 分类号: | C25D15/00;C25D3/56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赵凤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镀层 节能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基复合镀层的节能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制备工艺步骤如下:将不同比例的还原剂和第二相加入电镀液中,随后在不同的电镀工艺参数下,通过电镀获得镍基复合镀层。本发明通过在电镀液中加入还原剂和第二相,可以同时实现耐蚀性的提升和电镀能耗的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镍领域,具体为一种镍基复合镀层的节能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电镀是一种获得复合材料的表面强化新工艺,通过向镀液中添加具有某种性能的一种或多种不溶性的微粒,以各种方式均匀地分散于镀液中,并使之与金属嵌镶共沉积,从而获得具有特殊性能的复合镀层及功能材料。其中镍基复合镀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耐蚀性、抗高温氧化性能等功能,被认为是一种提高镀层性能的有效方法。目前,大多数镍基复合镀层通过在镀镍液中加入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钨、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等第二相来改善镀层的耐蚀性。不过,以上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二相种类、第二相颗粒大小和第二相添加量的调控上,鲜有研究关注电镀镍的能耗问题,而电镀镍的能耗问题不仅可以降低电镀镍产业的生产成本,也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保证镍基复合镀层耐蚀性的基础上,开发一种镍基复合镀层节能制备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镍基复合镀层的节能制备方法。现有关于镍基复合镀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二相种类、第二相颗粒大小和第二相添加量的调控上,很少有研究关注电镀镍的能耗问题,因此本发明通过在典型Watt镀液中加入第二相和还原剂来通过化学还原促进电化学过程的进行,从而在保证镍基复合镀层耐蚀性的基础上来达到节约能耗的效果。
为了在保证镍基复合镀层耐蚀性的基础上,达到镍基复合镀层制备中节约能耗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镍基复合镀层的节能制备方法,通过在镀镍液中加入第二相和还原剂,实现了化学还原来促进电化学还原的进行,实现了在保证镍基复合镀层耐蚀性的基础上达到节能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镍基复合镀层的节能制备方法,镀液的组成包括硫酸镍200~300 g/L、氯化镍30~60 g/L、硼酸20~50 g/L、柔软剂5~15 g/L、主光剂3~8 g/L、湿润剂1~ 5g/L以及4~20 g/L的第二相、0.8~4 g/L还原剂。溶剂为去离子水。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镍基复合镀层的节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称取硫酸镍、氯化镍、硼酸、第二相、还原剂,以及柔软剂、主光剂和湿润剂溶解到去离子水中得到镀液;
步骤二:对基体材料进行预处理;
步骤三:对镀液进行加热;
步骤四:将基体材料放入镀液中静置一段时间;
步骤五:电镀处理,得到镍基复合镀层。
进一步的,上述基体材料为铜片、不锈钢片、Q35碳钢片、铝片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上述镀液温度为50 ℃~60 ℃;
进一步的,步骤四中静置时间为1 min~15 min;
进一步的,在步骤五中电镀时间为1 min~20 min;
进一步的,在步骤五中电流密度为0.2 A/dm2~10.2 A/dm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a)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镍基复合镀层的节能制备方法,配制的基础镀液主盐浓度较高,槽液温度较高,这样镀液的电导率就高,各种离子移动速度快,有较好的覆盖能力和分散能力,这就提高了电镀的效率,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18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