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心二氧化钛/镍/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2714.3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1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姚珠君;蔡晨;杨叶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H01M4/38;H01M4/58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升华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氧化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二氧化钛/镍/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使用N,N‑2甲基甲酰胺、甲醇、对苯二甲酸以及钛酸异丙酯为原料进行溶剂热反应生成前驱体MIL125;离心干燥后再将MIL125前驱体与镍盐溶液进行水浴反应,过滤、干燥和煅烧后得到空心二氧化钛/镍/碳复合材料。该构建的复合材料呈现出空心的结构特点,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循环以及倍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心二氧化钛/镍/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催生了新能源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从手表、手机、笔记本计算机到如今扩大至响应环保的电动/混合动力汽车,锂离子电池的高性能储能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负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储能效果的关键一环,目前已经实现商业化的石墨负极在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方面表现欠佳。TiO2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在脱嵌锂过程中具有较小的体积变化(4%),且拥有比石墨更优异的安全性能及循环稳定性,成为十分具有潜力的负极材料。然而,TiO2块体内部的电子/离子电导率较低,导致其在大电流下容量衰减较快,限制了它的大规模应用。
导电复合与微纳结构设计是改善以上问题的常用手段。导电基质形成的导电网络可为TiO2提供外部电子快速传输通道;将TiO2纳米化可缩短电子/离子在其内部的传输路径,从而提高TiO2电极反应动力学,提高倍率性能。目前,研究者常将TiO2纳米颗粒与多孔碳、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等碳材料复合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然而,碳材料特别是石墨化程度较低的碳材料的导电性依旧不够高,而且TiO2实心纳米颗粒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也不够大,导致TiO2高倍率性能提升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空心二氧化钛/镍/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碳基质为TiO2提供了连续的导电网络,金属镍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电极的电子电导率,同时,空心结构的设计使得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有效增加,促进离子迁移。以上策略的组合极大促进了TiO2的电极反应动力学过程,该电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较高的容量和较长的循环寿命。
本发明通过以Ti基金属有机框架MIL125为前驱体,与四水乙酸镍一步水浴后得到均匀明显的壳核结构,通过以氮气或氩气为保护气氛的热处理后得到的二氧化钛/镍/碳复合材料具备完全空心的微观特征,且尺度在400nm左右。
一种空心二氧化钛/镍/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N,N-2甲基甲酰胺和甲醇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溶液A;
(2)向步骤(1)所得的混合溶液A中加入对苯二甲酸并剧烈搅拌,得到悬浊液B;
(3)待步骤(2)所得悬浊液B变基本澄清时,缓慢滴入钛酸异丙酯溶液,持续搅拌形成透明溶液C;
(4)将步骤(3)所得透明溶液C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之后进行洗涤和干燥,得到基于中心离子Ti4+配体为对苯二甲酸的MIL125前驱体;
(5)将镍盐溶解于水中,随后加入MIL125前驱体,超声分散三分钟后进行水浴反应处理,过滤、干燥后得到淡绿色粉末α;煅烧淡绿色粉末α后得到黑色粉末,即空心二氧化钛/镍/碳复合材料。
以下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步骤(1)、(2)和(3)中,中前驱体MIL125的合成采用以下比例的组分:
N,N-2甲基甲酰胺25-35ml;
甲醇2.7-3.1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27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