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韧聚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2085.4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7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合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C04B111/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李明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苯乙烯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韧聚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乙二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制备三聚氯氰改性氧化石墨烯、制备对苯硫酚三聚氯氰改性氧化石墨烯、制备有机改性氧化石墨烯以及制备增韧聚苯乙烯材料5个步骤,本发明在氧化石墨烯分子链上引入了金刚烷基团,能够起到改善聚苯乙烯材料的耐湿耐热性,并能够与聚苯乙烯材料分子链发生物理交联,起到增韧的作用,同时也在主体、客体包合作用下进行自组装,能够使涂料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能在受到尖锐器物损伤的情况下自愈合,在物理交联与化学交联的共同作用下,得到了性能优异的自修复聚苯乙烯材料,并且分散的片层结构还能够限制聚苯乙烯分子链热解的作用,提高了聚苯乙烯材料的热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苯乙烯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韧聚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建筑物保温材料包括聚苯板、酚醛板、硬泡复合聚氨酯板、岩棉、保温砂浆、发泡水泥板,其中酚醛板虽然保温性能较好、防火性能高,但技术还不成熟,存在吸水率偏高等问题尚未解决,短期内难以推广应用;硬泡复合聚氨酯板的燃烧性能指标只能达到GB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的B1级,而且技术门槛较高,一般企业难以达到产品生产的要求,导致产品价格很高,大大增加建造成本;聚苯板全称聚苯乙烯泡沫板,简称为EPS板,是由含有挥发性液体发泡剂的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经加热预发后在模具中加热成型的具有微细闭孔结构的白色固体,EPS板的防火性能较差,属于易燃材料,遇火立即溶化、收缩、流淌,火灾蔓延速度快,过火面积大;EPS板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烟雾,据统计,近八成的伤亡是因建筑材料燃烧释放的有毒气体和浓烟所致,严重影响逃生者的生还几率,增加救援难度,而且毒气和浓烟也会严重污染环境,而现有的发泡水泥板的防火性较好,但均存在吸水率较高,防冻性较差,冬天尤其是北方容易开裂,雨水就跟容易被吸入板内,材料吸水后导热系数有所上升,导致保温性能降低,而且容重增加,容易发生与墙体分离、高空坠落等安全事故。
专利文献CN201410691967.9公开了一种改性聚苯乙烯水泥泡沫板,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粒径为3~5mm的聚苯乙烯泡沫颗粒10~20份,水泥200~300份,水100~150份,粒径为100~200μm的粉煤灰15~20份,高岭土10~20份,絮凝剂3~5份,表面活性剂2~4份,二氧化碳5~10份,疏水剂3~8份以及防冻剂3~8份,这种改性聚苯乙烯水泥泡沫板通过防冻剂、疏水剂、二氧化碳和表面活性剂的联合作用,不仅降低了板材的吸水率,而且较大程度的提高了板材的防冻性能,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也不会出现开裂的现象,维持稳定的保温性和容重,保证板材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但是,该发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防冻性能,却没有解决聚苯乙烯材料热稳定性以及机械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韧聚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的聚苯乙烯材料热稳定性以及机械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韧聚苯乙烯材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的制备原料:聚苯乙烯泡沫颗粒10-20份,水泥200-300份,水100-150份,粉煤灰15-20份,高岭土10-20份,表面活性剂2-4份,疏水剂3-8份,二氧化碳5-10份以及有机改性氧化石墨烯3-8份。
优选的,所述有机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乙二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将氧化石墨烯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超声后机械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乙二胺,混合均匀后进行搅拌回流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即得到乙二胺改性氧化石墨烯;
(2)制备三聚氯氰改性氧化石墨烯:将乙二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三聚氯氰进行低温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即得到三聚氯氰改性氧化石墨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合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合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20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