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铸件生产用浇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0301.1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0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贾平凡;乔胜之;王光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精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C9/24;B22C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罗啸秋 |
地址: | 52623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铸件 生产 浇注 系统 | ||
1.一种轴承铸件生产用浇注系统,包括竖浇道、用于使外设轴承铸件成型的型腔,所述竖浇道与所述型腔通过一内浇口连通,所述内浇口为与所述型腔边缘适配的圆弧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口两端的假想连线的长度为所述型腔直径的1/3~2/5,所述内浇口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中轴线的假想延长线与所述型腔的圆心连接,所述内浇口包括设置在所述型腔顶部的边缘的第一浇口、设置在所述型腔侧壁上的第二浇口,所述第一浇口、第二浇口配合形成长度方向的截面为L形的内浇口,所述第一浇口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浇口的宽度的比例为1.5~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铸件生产用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浇口杯、与所述浇口杯连通的横浇道,所述竖浇道与所述横浇道通过一燕尾搭接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铸件生产用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浇道上设有至少2组沿着其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型腔组,所述型腔组包括对称布置在所述竖浇道的两侧的2个型腔;
所述竖浇道包括数量与所述型腔组个数适配的浇注段,相邻2个浇注段之间通过一阻流段连通;所述浇注段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料部、浇注部以及缓冲部;所述型腔组设置在所述浇注部上;
沿着远离横浇道的方向,所述阻流段的截面积逐渐减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铸件生产用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杯的输出端平行于所述横浇道布置,所述浇口杯的输出端通过一弯折部与所述横浇道连通,所述弯折部向上弯折延伸与所述横浇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铸件生产用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浇道的截面积、燕尾搭接部的输入口的截面积、内浇口的截面积的比例为1:0.7:1.1。
6.一种轴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轴承铸件生产用浇注系统;具体工艺过程为:
步骤1:熔炼,按照生产工艺进行熔炼,熔炼温度要求;1500-1540℃,高温静置5-10分钟;出炉温度1490-1510℃;
步骤2:混砂、造型,型砂强度≥0.16Mpa,紧实率34-42%,含泥量10.5-13%;砂型硬度≥85,砂型厚度200-250mm;
步骤3:浇注,首模浇注温度1410-1430℃,每包铁水重量800±10kg,每包浇注时间≤10分钟;
步骤4:后清理,清理流程为:浇冒口与铸件分离;铸件抛丸,去除铸件表面残砂及氧化皮、披缝毛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精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肇庆精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03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