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流道系统锌合金压铸模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9929.X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3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吴韦;范仲怡;纪佳俊;杨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黎司模具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B22D17/32;B2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陆惠中;王永伟 |
地址: | 20161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流 系统 锌合金 压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流道系统锌合金压铸模,包括模架,模架包括浇口套、顶板、垫板、型腔板、型芯板、垫块以及底板,浇口套侧壁设有金属液收集再加热装置,型腔板侧壁设有铸件热能再利用装置,型芯板侧壁设有铸件匀流装置;金属液收集再加热装置包括设于顶板上表面的第一启闭部件,设于垫板侧壁的气压部件,设于垫板与型腔板间的热传导部件,设于型腔板侧壁的负压加热部件,以及设于型腔板侧壁的第二启闭部件;铸件匀流装置包括嵌设于型芯板内的温控部件,以及设于型芯板侧壁的单片机。本发明是一种可避免浇口套内金属液冷却影响后续铸造的,能避免铸件浇口凝料量较大造成原料浪费的,便于金属液均匀填充模腔的压铸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金属成型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流道系统锌合金压铸模。
背景技术
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内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以便于金属模压成型为所需的形状。
根据申请号为CN201920789552.3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热流道系统及锌合金成型模具可知,该产品包括分流板主体、两个热嘴主体、加热部、感温部、流道结构;其中,所述流道结构包括主流道和分流道,所述分流道包括前段流道和后段流道,所述前段流道为连接所述主流道与所述后段流道的曲线流道;所述后段流道与所述进胶口连接,所述后段流道的尺寸在朝向所述前段流道的方向上逐渐增大。该热流道系统中流道内的金属液能够顺畅的流入到型腔结构中,减少了金属液回流等不良现象,提升成型产品的质量。
上述专利中的产品便于流道内的金属液能够顺畅的流入到型腔结构中,减少了金属液回流等不良现象,但存在浇口套内金属液冷却影响后续铸造的可能,铸件浇口凝料量较大造成原料浪费,且不便于金属液均匀填充模腔。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热流道系统锌合金压铸模,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热流道系统锌合金压铸模,包括模架,所述模架包括自上而下依序设置的浇口套、顶板、垫板、型腔板、型芯板、垫块以及底板,所述浇口套贯穿顶板、垫板以及型腔板,所述浇口套侧壁设有金属液收集再加热装置,所述型腔板侧壁设有铸件热能再利用装置,所述型芯板侧壁设有铸件匀流装置;
所述金属液收集再加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顶板上表面且执行端贯穿浇口套的第一启闭部件,设于所述垫板侧壁且执行端延伸至浇口套内的气压部件,设于所述垫板与型腔板间且一端连通浇口套侧壁的热传导部件,设于所述型腔板侧壁且执行端连通热传导部件另一端的负压加热部件,以及设于所述型腔板侧壁且执行端贯穿浇口套的第二启闭部件;
所述铸件热能再利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型腔板侧壁且执行端延伸至型腔板内的降温集热部件,设于所述负压加热部件外壁且管道连通降温集热部件的散热部件,以及进液端连通降温集热部件、排液端连通散热部件的控热传输部件;
所述铸件匀流装置包括嵌设于所述型芯板内的温控部件,以及设于所述型芯板侧壁的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启闭部件包括设于所述顶板顶部且贯穿所述浇口套的L形启闭板,设于所述L形启闭板上的漏孔,以及设于所述顶板顶部且执行端连接L形启闭板侧壁的驱动缸,所述第二启闭部件与所述第一启闭部件结构相同。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启闭部件与第二启闭部件配合便于在熔融金属注射完毕后对浇口套上下端进行密封。
优选的,所述气压部件包括水平设于所述垫板侧壁且连通浇口套侧壁的气流孔,一端贯穿气流孔且延伸至浇口套内的双密封头连杆,设于所述垫板侧壁且用于驱动双密封头连杆水平移动的伸缩缸,以及设于所述垫板侧壁且连通所述气流孔的气源管。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气压部件便于自浇口套侧壁向浇口套内输送压力气体,以便于负压加热部件抽吸浇口套内残存的熔融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黎司模具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威黎司模具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99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