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尾矿制备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7700.2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3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强;沈文萍;刘福东;秦惠;杜飞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禹治流域管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C04B38/02;C04B18/12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郑宜梅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尾矿 制备 性能 蒸压加气 混凝土 材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尾矿制备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混凝土的材料的配比为:水泥15‑25%、尾矿砂50‑65%、纳米碳酸钙0.5‑1%、石膏2‑7%、铝粉0.15‑0.2%、高强陶粒1‑5%、减水剂2‑5%以及水组成。本发明蒸压加气混凝土由水泥、尾矿砂、石膏为基本原料,铝粉为发气剂进行浇筑成型、静停、预养、蒸压养护等步骤制成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具有轻质、多孔混凝土,具有导热系数小、耐火性能好,可加工等性能特点,可以被大量应用与内外墙体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矿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尾矿制备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材料。
背景技术
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就包括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由于被大量开采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尾矿利用率低下,而且我国尾矿数量较多,这样不但使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占用,同时还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充分利用矿产资源通常对尾矿进行:回收有价金属、制作建筑材料、用来填充采空区以及制作土壤改良剂。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利用尾矿生产建筑材料,特别是利用尾矿制作砖瓦和水泥等方面,其发展速度比较快,而且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在铁尾矿的主体材料中掺杂一些其他原料制作出铁尾矿砖,能够获得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其市场推广价值较大。根据研究发现由于尾矿砂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和氧化钙等物质,其不均匀系数较小,级配不良,比表面积大等不良特性,限制了其在建筑工程材料方面的应用途径。对于蒸压加气混凝土而言,可以很大程度的利用尾矿砂。这不仅可以解决蒸压加气混凝土的硅质原料难题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还为尾矿砂的应用提供更好的途径。
发明内容
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尾矿制备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材料,利用现有的尾矿资源并从尾矿的有效成分出发,设计出使用其生成蒸压加气混凝土的配方及其生成的方法,根据其生成的成品进行分析该成本的性能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 11968-2006)的标准要求。
2.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尾矿制备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混凝土的材料的配比为:水泥15-25%、尾矿砂50-65%、纳米碳酸钙0.5-1%、石膏2-7%、铝粉0.15-0.2%、高强陶粒1-5%、减水剂2-5%以及水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尾矿砂的细度为3500;所述尾矿砂中二氧化硅含量为70-80%,氧化铝含量为5-10%,氧化铁5-10%,氧化钙含量为2-10%。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碳酸钙的细度为1-5um。
进一步地,还包括聚丙烯纤维;所述聚丙烯纤维含量为0.1-0.2%。
一种利用尾矿制备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材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料:将尾矿砂研磨成粉,加水泥混合,然后加碳酸钙并进行搅拌,搅拌后静置20-50min后,加入石膏、高强陶粒制成干料;对干料边搅拌边通65℃蒸汽加热制成混合料浆。
(2)制浆:将铝粉、减水剂、水放入混合料浆中搅拌2min制成料浆。
(3)制坯:将料浆浇筑在坯模内;在60~75℃温度下,发气静养3-5h后脱模制成坯体。
(4)蒸压养护:将制成的坯体转入蒸养室中蒸养,制成蒸压加气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蒸养室的压力为1.2-1.6MPa,蒸养时间为5-6h。
进一步地,步骤(4)中还包括蒸养后自然冷却后放置烘箱中烘干。
3.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禹治流域管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禹治流域管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77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