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变储热式燃气热水器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7557.7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2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卢宇凡;孙颖楷;李新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4 | 分类号: | F24H7/04;F24H9/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修文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变 储热式 燃气热水器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变储热式燃气热水器及其工作方法,相变储热式燃气热水器包括主机、相变储热装置、冷水进水总管、热水出水总管、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工作于相变热水工作模式时,第一开关阀关闭,第二开关阀开启,冷水进水总管的冷水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到第一换热管内,相变材料储存的热量给第一换热管内的水升温,热水进入到第二连接管,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热水出水总管将热水向外排放提供给用户。通过相变储热装置的相变材料来存储热能,并在用户需要使用热水时,使得相变储热式燃气热水器运行于相变热水工作模式,能实现恒温出水;此外,相变储热装置的储热能力远远强于传统的储水罐,产品体积更小,组装操作较为方便,维护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热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相变储热式燃气热水器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燃气热水器因其即开即热、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等特点,拥有较多的用户群体。一般地,燃气热水器安装于阳台或厨房之中,要待启动一段时间后才能把水加热到合适的温度,造成了水和燃气的浪费,而且使用中的水温不稳定,容易出现忽冷忽热的现象。传统地,具有储水功能的储水式燃气热水器设置有体积较大的储水罐,通过储水罐将加热后的热水保温储存起来,需要使用热水时,将储水罐内的热水排放出来,但出水并不是“活水”。然而,传统的储水式燃气热水器的储水罐存储并排放预设体积的热水时所需要的产品体积相对较大,此外因为自身管路结构复杂,组装操作不方便,需要定期清理及维护,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相变储热式燃气热水器,其能有效地实现恒温出水,不需要提前储存热水,同时能减小产品体积,组装操作较为方便,维护成本较低。
本发明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相变储热式燃气热水器的工作方法,其能有效地实现恒温出水,不需要提前储存热水,同时能减小产品体积,组装操作较为方便,维护成本较低。
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相变储热式燃气热水器,所述相变储热式燃气热水器包括:
主机,所述主机设有第一冷水进水管与第一热水出水管;
相变储热装置、冷水进水总管与热水出水总管,所述相变储热装置包括壳体组件、相变材料、第一换热管、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所述相变材料填充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并位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外部,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均贯穿所述壳体组件伸出到所述壳体组件的外部;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冷水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冷水进水管还均和所述冷水进水总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热水出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热水出水管还均和所述热水出水总管相连通;
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冷水进水管上,所述第二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上。
本发明所述的相变储热式燃气热水器,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上述的相变储热式燃气热水器,工作于相变储能工作模式时,第一开关阀开启,第二开关阀开启,以及主机工作,在主机的动力下,相变储热装置内的水通过第一连接管、第一冷水进水管、主机、第一热水出水管、第二连接管与第一换热管循环流动,主机能使得水温逐渐升高,热水循环经过第一换热管内时通过第一换热管与相变材料进行换热,相变材料吸收热量并能实现存储热能;工作于相变热水工作模式时,第一开关阀关闭,第二开关阀开启,冷水进水总管的冷水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到第一换热管内,相变材料储存的热量给第一换热管内的水升温,升温得到的热水进入到第二连接管,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热水出水总管将热水向外排放提供给用户。如此可见,可以通过相变储热装置的相变材料来存储热能,并在用户需要使用热水时,使得相变储热式燃气热水器运行于相变热水工作模式,能有效地实现恒温出水;此外,相变储热装置的储热能力远远强于传统的储水罐,产品体积更小,组装操作较为方便,维护成本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75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普拉洛芬杂质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