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层RAID信息的增强型纠错方法及深度纠错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854546.3 申请日: 2021-07-28
公开(公告)号: CN113312204B 公开(公告)日: 2021-11-05
发明(设计)人: 廖莎;王荣生;鲍慧强;沈海锋;董服洋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阿姆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F11/10 分类号: G06F11/10;G11C29/42
代理公司: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代理人: 张宇娟
地址: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双层 raid 信息 增强 纠错 方法 深度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层RAID信息的增强型纠错方法及深度纠错方法,当闪存颗粒中出现ECC不可纠的错误数据时,增强型纠错方法包括:S1、确定不可纠数据A的地址,设数据A在横向RAID行和纵向RAID行中的位置分别位于X和Y’,1≤X≤N,1≤Y’≤M’,对应的数据分别记为DATAX和DATAY’;S2、分别计算经过横向RAID行恢复和纵向RAID行恢复得到的值DRAID和DRAID’;S3、对数据A进行重读,得到新的数据DATANew,并对DATANew进行异或和位与计算得到数据DATAANew;S4、对得到的一帧新的数据再进行解码。本发明提高了SSD纠错算法的纠错能力和NAND颗粒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层RAID信息的增强型纠错方法及深度纠错方法。

背景技术

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俗称固态硬盘,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通常包含三个大的部分,即SSD主控芯片、存储数据的闪存颗粒阵列以及缓存芯片。固态硬盘具有传统机械硬盘不具备的快速读写、质量轻、能耗低以及体积小等特点,使得其中消费级市场,数据中心和企业级市场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闪存颗粒的一个特性就是在寿命周期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位反转,为了进一步提高SSD磁盘的寿命,存储厂商会在闪存颗粒之上通过ECC(Error Correction Code,随用户数据生成一起写入磁盘)纠错技术纠正位错误。在数据写入时采用ECC编码写入检验位,当数据由于位反转导致错误,读取数据时可以利用ECC检验位校正数据,并把正确数据返回主机。常用的ECC校正机制有BCH(Bose-Chaudhuri-Hocquenghem)、RS(Reed-Solomon)和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可以实现ECC对应纠错能力的数据错误的检验和恢复,如果错误的bit位数超过ECC的纠错能力(称为Uncorrectable bit error),ECC是无法检验恢复的。如果主控芯片中采取了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架构,出现了ECC不可纠的情况可以采用RAID机制来恢复。

随着闪存颗粒的更新换代,从SLC(单层存储单元)、MLC(双层存储单元)到TLC(三层存储单元)、QLC(四层存储单元),单位bit成本越来越低,寿命越来越短,即误码率会变高,对ECC的纠错能力也会要求更高。闪存厂家会在闪存颗粒中设置错误校验码空间(out-of-band,OOB空间),纠错算法BCH、RS和LDPC的纠错能力会受到OOB大小的限制,越来越难满足TLC和QLC闪存的纠错能力要求。

公开号为CN112383314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RAID信息的LDPC纠错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基于LDPC纠错算法的特性,绝大部分的数据在不可纠的状态下,经过LDPC的解码输出数据会比输入数据要好(更接近正确数据);并且,LDPC纠错算法包含每个比特的软信息,再利用RAID的XOR特性,巧妙的定位出可能出错的比特位,使处理后的数据更准确。经过该方法处理后的数据减轻了LDPC的负担,变相的提高LDPC纠错算法的能力。

公开号为CN111679934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RAID信息的纠错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处理器”,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NAND的Vt特性分布,通过移动读阈值可以定位出区域2,即出错概率大的比特位;再利用RAID的XOR特性,替换出错概率大的比特位,使数据比特位经过处理后自带了置信度,处理后的数据更准确。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RAID信息的增强型纠错方法及深度纠错方法,也用到了XOR操作,虽然三个专利中都有XOR操作,但作用点和利用的原理是完全不同的;另外,当遇上一些对于用户来说非常重要的不可纠的数据时,上述两个专利的数据恢复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阿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阿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45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